第一章 这个天下更乱了(第2/11页)

当然,他仍然跟苏秦不同。苏秦当了六国的相国,就在赵国那里摆谱,而乐毅却仍然在燕国,当着燕国的上将军,拿着燕国的兵符,正在誓师伐齐。

这时,秦国也派尉斯离带着部队跟韩、赵、魏的大军胜利会师,把矛头指向了正盲目自大的齐国。

秦国想不到这个形势对他们居然这么好。他们正怕齐国强大起来。哪知,齐国才刚刚冒出点头,喊了几句伟大复兴的口号,立刻就被这几个诸侯迎头痛击。现在诸侯们的态度是,谁都不能强大。谁有想当超级大国的想法,其他国家就共诛之。

秦国一边加入这场热闹,一边看着他们如何玩下去。不管他们谁玩到最后,到头来,都得在秦国面前倒下。

这才是真正的红利。

公元前284年,以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正式成立,向齐国高调宣战。

乐毅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

这支多国部队的成员有:燕、秦、韩、赵。只有楚国没有加入。

齐王听说多国部队隆重开到,一点儿也不怕,立刻进行全国总动员,然后带着全国所有的武装力量前去迎战。

双方在齐水西岸上决战。

结果没有悬念——齐国被打了个大败。

乐毅看到打齐国打得一点儿也不困难,就把秦国和韩国的部队退回本国,然后让魏国去抢宋地,赵国去攻打河间,自己带着燕国子弟兵继续向齐国猛追。

那个剧辛对乐毅说:“上将军啊,难道你没有看到,齐国很大而我们燕国很小吗?前段时间,我们取得胜利,那是因为有多国部队的参与。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赶快占领靠近燕国的边境地皮,把这些地皮都变成大燕国的领土。可你却只是不断地深入,而没有占领。这对于齐国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对燕国而言,也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最后,让齐燕两国成为死敌,只怕以后你会后悔的。”

乐毅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现在这个齐王完全可以用“众叛亲离”四个字来形容了。他身边连个好的助手都没有,部队士气更是接近地平线。只要咱们再打下去,他们齐国的老百姓都会起来造他的反。齐国就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到时咱们收拾起齐国来,就会容易得要命。如果放过他,等他在吸取教训之后,突然觉悟起来,然后来个卧薪尝胆,咱们就困难了。

于是乐毅下令进军,把齐国往死里打。

齐国果然乱得像一锅粥,齐王的命令都不知道向谁下达了。这哥们儿这才知道,头脑乱发热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于是,只得卷起包袱跑路。

乐毅进入临淄,对齐王宫进行了一次全面搜刮,把所有的宝物、祭器都打包运回燕国。

燕昭王高兴得连睡觉都挂着笑容。他亲自跑到齐国,大大地表彰了乐毅一把,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继续攻打齐国那些未克之城。

齐闵王这时跑到了卫国。

卫国这时仍然是齐国的附庸,看到老大哥的最高领袖来了,当然好好接待,而且还向他称臣。哪知这哥们儿仍然傲慢得没有谱。卫国人就生气起来,干脆也卷起袖子宣称要打倒他。他只得又跑到邹国和鲁国,请求避难。可是他那个脾气却硬是改不了。邹国和鲁国都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

他只得转变方向,跑到莒地。

此时,那个既不参加多国部队,又不与齐国结成同盟的楚国觉得机会来了,便派淖齿带着大军过来。他们出兵的理由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齐国。而且,楚王直接就任命淖齿为齐相。

从这个任命上看,楚国这次的野心真的不小。

齐王听说楚国来救了,当然心情超爽,急忙过来投奔。哪知,他一投入楚国的怀抱,便被抓了起来。然后被淖齿教训得哑口无言,之后被砍了头。

淖齿这时的想法是与燕国一起瓜分了齐国的土地。所以,这个齐王是留不得的。

乐毅这时一口气拿下齐国的七十余座城,然后都把这些城变成燕国的郡县,划入燕国的版图。

如果光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是燕国和楚国占了大便宜。其实,真正占便宜的是大秦帝国。

完璧归赵

秦国参与了这次军事行动,但并不尽心尽力,只是跟着大流去教训了一把想强大的齐国。只要齐国被打得软弱下去,秦国的目的就顺利达到。现在看到连楚国也卷了进来,那真是太好了。

就让你们在齐国的大地上闹吧。

秦国当然很想在齐国那里分点儿胜利果实,但他们离齐国很远。秦国向来是一个很现实的国家。只有从赵、魏、韩这几个国家里占的便宜,才是真正的便宜。

说实在的,秦国这些年的威望,都是靠打这几个国家积攒出来的。

也就是燕伐齐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83年年初,秦国什么也不说,直接向魏国进军。结果,拔下安城,大军一直开到魏国的首都大梁那里威武雄壮地示威了一次,然后才返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