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伍子胥的故事(第7/11页)

伍子胥终于来到吴国的首都。

他来到吴国,最终目的并不是为逃命避难,而是想借吴国的力量为他父兄报仇。他知道,光凭他现在这个样子,要去见吴王,然后要求吴王派兵去搞定楚国,是很难的。

但他有办法。

他没有直接去见谁,而是玩了一把行为艺术,让自己变成疯子,跑到大街上狠狠地疯了一场。

大家都过来围观。

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帅哥疯子,但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吴国的人。

他这一疯,居然惊动了吴王僚的一个顾问。这个顾问有个特长就是会看相。他看到伍子胥之后,当场就说:“这个人发疯是假装的。他肯定是某个诸侯国叛逃出来的高官。”于是就赶紧跑过去对吴王僚说:“我发现了个大大的人才。请大王一定要见他一面。”

呵呵,伍子胥的广告做得不错吧?如果换做别的人,估计现在还在为自己要见吴王而着急呢。可他只一疯,吴王就主动来找他了。这样一来,主动权就拿在自己的手里。当然,这一招儿只能在当时有用,现在你就是跑到街上疯狂到精尽人亡,恐怕最后你能见到的也只是城管人员了,连个村长也见不到。那时的诸侯国领导人个个都想人才想得要死。

吴王僚马上就叫那个人去把他请了过来。

刺客

吴王僚对伍子胥的第一印象很好,马上就跟他聊了起来。两人一聊就聊了三天,吴王发现伍子胥在这三天内,没有一个话题是重复的,当场就认为,伍子胥真是个人才。

伍子胥立即知道,现在吴王僚对他已经很有好感了,就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把楚国搞一把。吴王僚知道他想借吴国的力量报仇,所以也真心想帮他一把——而且把楚国搞定,对吴国也是大有好处。

对于伍子胥和吴王的交往,公子光马上就知道了。公子光知道伍子胥是个大人才,怕他跟吴王僚成为搭档之后,他想下手就太难了。他觉得伍子胥应该当他的最佳搭档才对。

于是,他对吴王僚说:“伍子胥天天在老大面前说来说去,其实是想让咱们吴国为他报私仇而已。咱们不能听他的话,千万不能信任这样的人。”

伍子胥知道后,看穿了公子光的意图,知道这哥们儿迟早要拿吴王僚开刀。于是,也劝吴王僚不要为他一个人去跟人家打架,因为这样对吴国的形象损害太大了。吴王僚这才叫停了这场战争。

伍子胥同时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当吴王僚的马仔了。吴王僚虽然智商不低,人品也不算坏,但到现在居然还不知道公子光正在阴暗的角落里时时刻刻要算计他。他自己又不能把公子光的这个阴谋点破。

伍子胥现在最关心的并不是他们谁死谁活,而是他自己能不能报仇。他把两人做了一个比较,谁最能帮他实现这个目标。结论是公子光。因为从目前的形势看,公子光搞定吴王僚那是迟早的事。然而,现在公子光的眼睛只盯着国内,你跟他谈这些对楚国用兵的事,他估计不会感兴趣。所以,伍子胥必须帮他拿下这个宝座——帮公子光就是帮他自己。

于是,伍子胥决定跳槽。

当然,他仍然是用他的风格,并没有直接跑到公子光那里,跳“忠”字舞,表示做公子光的死党一辈子。而是先向吴王僚辞职,跑到农村去种田种地过田园生活了。当然,他并不是真的要永远过着这种农村生活——他要是只想当农民,那他还是伍子胥吗?他还用跑到吴国来吗?

他是打算一边当农民一边找人才。他并不是找什么安邦治国之类的人才,而是找一个不怕死的猛男。

他刚到吴国时,在大街上发现一个男人跟人家打架。那个男人长得也不算威猛,但打架很有气势,据说“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可当他的老婆叫了他一声时,他就立即停止打架,乖乖地跟着老婆的屁股后面回家洗脚睡觉。

伍子胥觉得有点儿奇怪,问他:“那时你的愤怒已经无穷大了,为什么一听到老婆的呼唤,立马就从现场闪人?”

那个男人说:“我看你的相貌,一点儿也不像是个智障人士,怎么说出这种没有见识的话来?你就不知道那句‘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的老话吗?”

这个人就是后来著名的专诸。

伍子胥一听他的这个话,就知道这哥们儿也是个有用的人才。于是,就跟他结为朋友。呵呵,伍子胥的这个朋友,绝对不是想跟专诸好一辈子,而是利用这哥们儿优秀的人品以及过人的力量,帮他去报仇而已。

他带着专诸去见公子光。

公子光一看,这个伍子胥果然太有才了,也没跟自己有什么交往,就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得跟自己一个样,而且马上就找到这么一个人才贡献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