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乱成一锅粥(第7/8页)

士鲂一听就笑了。多年以来,他们跟秦国玩,都是胜多负少,而且胜的都是大胜,负的也只是场面难看而已,没有什么损失。他觉得秦国的部队已经彻底堕落了,没什么可怕了。往时大部队开过来,都还给晋国打得满世界跑,这时居然派一支小股部队,这不是来送死是什么?本来,他在这里留守,一点儿杀敌立功的想法也没有,秦国的部队却把功劳送上门来,这个功劳若不要,也太对不起秦国、对不起晋国人民、对不起自己了吧?

于是士鲂就坐在那里,等庶长鲍过来送死。

庶长鲍的行军速度很快,马上就冲到了面前。

士鲂不在意,把部队全部开过来,说要大打一场歼灭战。

这时,庶长武的大军已经偷偷渡过黄河。

士鲂仍然不知道。

两军开打。士鲂正大叫着把庶长鲍活捉回去。哪知,他的话还没有出口,突然背后杀声大起。回头一看,我们的背后怎么全是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全打着秦国的旗号?

这哥们儿的反应很快,不用多想就知道自己上了大当。如果不赶快逃跑,被全歼的不是庶长鲍,而是他自己了。

这一战,晋兵大败。

秦国托了士鲂轻敌的福,取得了一场大胜。

不久,晋国的牛人荀锜死去。晋悼公任命那个士锜做首席大臣。可士锜却说荀偃比他的水平强多了,建议荀偃。晋悼公同意。然后又任命韩起当上军将,可韩起也发扬风格,硬是让给赵武。从此,赵氏又重新上台,为日后的赵国打下了基础。在这期间,晋国用三班倒的政策已经把楚国搞得累倒了,郑国也彻底加入晋国的阵营。

晋国进行了这一次人事调整之后,立即调集军队,要报上一次的仇。

晋国当然又按惯例,把那些小诸侯都集中起来,组成多国部队,向秦军发动进攻,想让秦国知道乱惹晋国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这次晋国确实是生了气的,确实也想大好好地教训一下秦国,让秦国学到学理论的教训。晋悼公让六卿全部出动,自己在都城等待胜利的消息。

哪知,诸侯的部队该来的都来了,可一到泾水岸边,就都站在岸上,望着滚滚泾水,一个都没有下河的意思。

那个叔向一看,这还像什么多国部队在协同作战?简直全是酱油党、围观群众。大家都这样下去,不被秦国教训已经不错了,哪还能把人家打败?他马上去找那个叔孙豹。这个叔孙豹是鲁国的全权代表。叔向对这个叔孙豹的人品还是很了解的,他来到叔豹的办公室里,直接就对这个老朋友大声朗诵了那首《匏有苦叶》的诗。你光看这首诗的诗名,可能真不知道这是什么诗。告诉你,这是一首爱情诗。这首诗的故事发生在济水渡口,说的是美女主人公老早就来到那里等她的帅哥。那时渡口有个老船长,一看这个美女的神态,就知道她想帅哥想疯了,便招呼她上船。然而美女没看到帅哥在船上,就是不肯上。

那最后的四句诗是: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意思是:老船长叫我上船,别人争着上船我不急。别人争着上船我不急,我在等着我的帅哥啊。

叔向念完这首诗之后,回到自己的大营,马上就叫大家把船摆好,准备渡河。叔孙豹被那首爱情诗讽刺了一下,知道现在是打仗,不是在等情人。等情人可以坐在那里发呆,可现在是在合伙去打秦国啊。你要是还等,只看人家渡河过去,一点儿也不团结友爱,这仗再打下去,只能是败仗。于是鲁国也跟着渡河。那个莒国向来是鲁国的粉丝,看到鲁国老大哥都上船了,当然也跟着下水。

郑国是第一次跟晋国出征,这时看到鲁国和莒国都跟进,觉得如果还在那里磨洋工,实在有点过不去了,便也跟着上船。他们还去劝说其他诸侯,跟人家过来打仗,却一点不想冲锋陷阵,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诸侯们这才没话说,纷纷渡河。

秦国当然也不是在那里等死。他们还记得上次秦桓公的那次大败。因此,这时也想了个很缺德的办法,看到多国部队下水之后,就在泾水的上游下了很多毒。

多国部队的广大指战员们突然看到泾水里面的鱼都浮了上来,还以为自己这回出征是得到了老天爷的帮忙,让他们天天有大鱼吃。结果鱼是吃了很多,但人也死了不少。

诸侯的部队看到自己上了人家的大当,这才知道“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这句老话不是白讲的。仗还没有正式开打,自己就损失了这么多优秀的战士,心头都有点凉,士气也不怎么旺盛了。他们追到锜林,与秦军交手,虽然场面很好看,可秦国却顽强得很,你打我也打,就是死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