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倒霉的幸运儿(第2/17页)

另一种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说法,杨铉是杨震的十七世孙,这种说法的优点,能找到期间的源流——杨震的孙子杨馥,其十世孙杨孕,杨孕有六世孙杨渠,杨渠生杨铉;算起来,从杨震到杨铉,应该是十七代,但是从杨震到前燕,也就大概170年的时间,其中每十年就有一代……

要么时间对不上,要么时间对上了,又找不到源流,这门亲认的,当然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杨坚也不容易,这门亲,不认不行啊。

再比如说吧,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他想要把女儿嫁给唐初的功臣子弟,但是,功臣们似乎并不买账,对跟李世民结为亲家没有太多兴趣,他们想要结亲的,据说是五大豪门——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赵郡、陇西)、李(荥阳)、王(太原)。为了跟这五大豪门结亲,据说,房玄龄和魏征这些人都挤破了头,哪怕倒贴钱都可以。

皇帝的女儿居然没人要,李世民自是气得冒烟,他一怒之下,便让人编了部《氏族志》,要求勘正姓氏。当然,怎么个勘正法,李世民没有明说,他认为手底下的人应该有数。但是,六年后,这本书编出来了,李世民却再次气得跳脚,原因是,主编高士廉居然还是把山东崔氏列为第一等……

于是,李世民当即把主编高士廉叫过来,大大训斥了一顿,说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仅靠婚姻维持,“不解人间何为重之?”而后,李世民就不再扭扭捏捏,也不再信任手底下人的智商了,他明确提出了勘正的标准——“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换句话说,当年阔不算阔,当前阔才是真的阔!

又过了不久,这本书总算修订完成了,李世民满意了——姓氏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

事情完了吗?没完。书虽然编出来了,但是,编出来并不等于社会认可,房玄龄、魏征等人照样我行我素,那些世家大族照样混得春风得意。这下李世民无语了,当然,李世民毕竟不是凡人,虽然在他有生之年,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他至少要给问题的解决打个基础。

李世民打基础的办法,就是两个字——科举,再加两个字——推广,合起来——推广科举。所谓“推广科举”,言下之意是,已经有人创造“科举”了,谁呢?就是为了门第乱认祖宗的杨坚。

其实,乱认祖宗的杨坚,又何尝不和李世民一样,对当时的门第制度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他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科举”这样的制度创新,为粉碎门第制度敲开条小缝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会做详细的介绍,这里暂且别过不提。

杨坚敲了条缝,李世民打了基础,那么,谁能功业小成呢?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女杰武则天了。武则天对门第制度的痛恨,那叫深入骨髓,他爹武士彟虽说是开国功臣,但由于家世实在寒微(武士彟是木材商),在新修订的《氏族志》“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中,居然没她家什么事,也就是说,武家跟门第的唯一关系——那就是没关系。

武则天一个女流之辈,都能在男权社会里呼风唤雨,弄个皇帝当当,她岂能容忍门第制度如此侮辱他们武家?

在武则天当道后,由于门第制度对她提拔武家子弟过于不利,她便让亲信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怂恿唐高宗李治重修谱牒,最后编出了个《姓氏录》。这本《姓氏录》共收“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李治亲自操刀写序,排名的原则跟李世民的《氏族志》差不多,但是,更为激烈,更为极端——“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孙,余属不入。”

正因为《姓氏录》如此极端,所以此书一出,“天下”大哗——主要是士人大哗。士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哪是“谱牒”?这分明是“勋格”。很多人都以被录入为耻。当然了,武则天还是很雷厉风行,为了贯彻《姓氏录》的宗旨,她让李义府把《氏族志》全都收归烧毁。

编《姓氏录》,这只是第一步,武则天也明白,再雷厉风行,效果也不会比《氏族志》强多少,所以,最重要的东西是——用人原则。武则天在任期间,用人原则打破了以往的士族垄断,大量启用庶族官僚,也正是在武则天之后,庶族集团才真正成为唐朝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当然了,即便是武则天这样的超级牛人,也只能是“功业小成”,离“大成”还差得远,世家大族依然还是很有力量,但是,至少,庶族已经开始挑战士族的地位了。晚唐的“牛李党争”,便是这种斗争的延续,牛党,便是庶族官僚集团,而李党,便是士族官僚集团;而且,最后斗争的结果,俨然是唐宣宗李忱拍案定论,庶族集团牛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