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6/10页)

“吵吵闹闹刺激敌人没有什么好处。”高邦晋点着头说:“的确不必要。”

余新江望着他,不讲话。

“我懂得你的意思,我负责说服他们。”高邦晋说。

余新江不再多说。高邦晋突然探寻党的负责人,轻易地暴露出了他的可疑。但是他还蒙蔽着年轻的学生,这就使得余新江十分担心,党把责任委托给自己了,应该怎样耐心地,又有原则地引导学生们,走向正确的斗争路线,巩固他们的热情,而且让他们认清敌我……应该及时和景一清详细谈谈,因为他最大,而且是个地下社员。

特务在地坝里大声吹口哨。放风的轮次到了。余新江正想着,牢门敞开了,人们陆续走出牢房。

“老高!你不是说要出去吗?”三个学生围着高邦晋,兴奋地说。

“要得,”高邦晋脸色比几天前好多了。“出去走走,活动一下血脉,伤口会愈合得更快一些。”说完,顺手拿起昨天小宁悄悄捡来的一根竹棍,想拄着它站起身来。两个学生忙抢了上去。

“还是我们扶你走吧!”

高邦晋笑了笑,伸出两只手臂,搭在景一清和霍以常肩上,跨出牢房。小宁提着竹棍,跟在后面。四个人满不在乎地并排走下楼去。站在远处的猫头鹰和狗熊,不断用狠毒阴险的目光,满怀敌意地扫视着这四个人十分显眼的行动。人们发现了这个使人不安的挑衅,却没有讲话。这时,余新江提着便桶,向厕所走去了。

“你们看,”高邦晋望着楼下的一排牢房,判断着说:“他们起码都关上好几年了。”

“你怎么知道?”小宁问。

“你看,他们的背,他们的眼睛……”

“背怎么呐?”小宁着急起来。“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来!”

“成年累月死坐着,背驼了,眼力也衰退得多么厉害!”

“啊,你不讲,我真看不出来。”

“你们看看这间牢房……”高邦晋提醒着说。

三个学生顺着他的指引,留心地朝那间牢房望了望,都不解地回过头来。

“记得《叶挺囚歌》吗?刘思扬抄在墙上的那首。”高邦晋解释着:“你们看,这不是楼下第二号牢房?叶挺将军就是关在这里,写下那气势磅礴,充满革命英雄气概的诗篇的。”

学生们都忍不住带着深深的敬意,回头看了看那间牢房,也羡慕地看了看高邦晋。

快到牢房的转角处,高邦晋伸出残伤的腿,试着在泥地上踩了一下,又踩了一下。学生们笑着,也叉开脚趾,在泥地上踩了踩。不需任何语言的说明,他们都能理解,长久囚禁的人们,一旦接近地面,泥土的芬芳会带给他多少欢欣和自由的感觉……

带着挑衅目光的猫头鹰和狗熊,在地坝当中站了一阵,终于走开了。

“到了,”霍以常兴奋地说:“前面就是水池了!”

转过墙角,一池清泉就在眼前。现在水池又修整过了,山泉顺着竹筒,通过险峻的山峦,密密的电网,“咕嘟咕都”地畅流进来。几个年轻学生,马上就蹲在池边,洗过脸,又洗衣服。

早晨的阳光,温暖地照射着这宁静的角落。高邦晋坐在旁边,默默打量着四边的景色,他的双颊透着红光,但是在他心头,却是一团慌乱。特别顾问的战术毫无用处,第一个回合就失策地引起了余新江对他的怀疑。他深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一次比一次困难的任务,使他愈来愈显得笨拙,其实,这怎能怪他愚蠢?一种身入虎穴的危惧之感,使他害怕了。

清亮的泉水,冲激起珍珠似的泡沫,溅出雨点般清凉的水珠,又引起了学生们的欢笑。

“好凉快!我来洗头。”霍以常想推开小宁,可是小宁不让;他正尝着那略带甘甜的泉水:“这水好甜,我再喝点……”

“小宁,不要喝水!”景一清干涉着,“喝生水要生病的。”

“不会。”小宁把嘴唇凑近水源,喝着,不提防霍以常一伸手推他一掌,泉水喷进他的衣领去了。小宁马上用手把泉水向正在嬉笑的霍以常泼去,两个人一齐哈哈大笑。

“小宁,和尚!”景一清警告着,“当心打湿了衣裳。”

“好,别打水仗了。”高邦晋劝解着,又问:“你们知道这水池的来历吗?”此刻,他十分急切地希望利用学生的幼稚,冒险发动一次斗争,但愿在斗争中发现监狱党的活动。除此而外,他还有什么办法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是一支被人操纵的箭而已,而且,他知道,绝对不能再拖下去,否则,他连学生们也将不能指使了。

听这一问,小宁同霍以常立刻安静下来。期待着高邦晋告诉他们。

“记着吧,”高邦晋指点着水池四周,仿佛他对这里的一切早都了解了似的。“一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土,……这是渣滓洞集中营里的几百个战友,和猩猩、猫头鹰,进行了无数次斗争,最后用了流血牺牲和绝食,才迫使敌人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