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第4/6页)

赵佶原对这几日的大风未以为意。冬末天燥,出现几日风尘天气不足为奇。然而听到宫里传言四起,见郑皇后又郑重其事地前来提醒,他也不禁有了几分惶惑,便差人将林灵素召至保和殿,令其占卜释疑。

林灵素像煞有介事,捧一把杂草在手里,分了合,合了分地摆弄一番后,一脸玄虚地开言道,贫道所占之卜谓之九姑玄女课,近日天象异常之谜于此课中已尽显玄机,但其意恐不便向圣上直言。

赵佶命他依课中所示直言可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林灵素就再拜道,那么贫道便遵旨知无不言了。他先口若悬河地大侃了一通卜筮理论,让赵佶听得如堕五里雾中,尔后才归结到对天象征兆的释义,说总体来讲,这个天象的意思就是现在皇上正受到妖魅的诱惑蒙蔽,其魅便是汴京歌伎李师师。如果皇上不果决地铲除此魅,将不仅危及皇上,而且危及朝廷与社稷,其害可谓无穷。

赵佶闻之心中不悦,却又不敢全然不信,乃对林灵素道,好吧,朕知之矣。此乃天机不可外泄,容朕善思良策化解之。

林灵素察言观色,感到自己的话是被赵佶接受了,便心情坦然地恭拜而退,回去静候佳音。他揣测,赵佶考虑到自身的安危,是不敢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的。纵使不忍将李师师赐死,也会将其逐出京城。那么刘安妃交办的差事也就可以圆满地画上句号了。他后悔怎么没早想到这个便捷之策,白费了前面的许多力气。

但是,事情并没按照他预想的轨道发展下去。

听说李师师是妖魅,赵佶非常抵触。这一抵触就使林灵素的话在赵佶心里打了折扣。打发走了林灵素后,赵佶越思越想,越觉得这事在哪个地方有点不对劲。他又联想起于顺临死前那个没写完的“林”字,以及张迪曾禀奏过的林灵素与刘安妃来往甚密之语,不禁渐渐地升起了一层疑心。

在这层疑心的驱使下,赵佶让张迪悄悄地调查了宫里关于天象流言的起源,结果基本都落实在刘安妃身上。赵佶又亲自询问了郑皇后,得知郑皇后亦是在刘安妃的建议下,才来劝他请林灵素占卜的。综合这些情况,赵佶感到他似乎已经隐约看到了一个陷害李师师的大概轮廓。

但这个轮廓还仅是他的想象,尚无真凭实据。如何可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验证他的想象是否真实呢?

赵佶苦思多时,思得一策:先切实检验一下林灵素通达天地神灵的能力。若其确有这个能力,其占卜结论自然是有相当的可信度;若其没有这个能力,那么其言便很不可信,便纯属胡说八道,所谓的妖魅蔽主云云,便肯定是加害李师师的阴谋舆论。林灵素曾在赵佶面前吹嘘自己会呼风唤雨,因此赵佶就决定,以祈雨作为检验林灵素是否具有通天功能的方法。

这场祈雨活动背后的这些曲折缘由,自然是很难为群臣所知了。

林灵素接到圣谕,不难猜透赵佶的用意,登时他全身的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

林灵素意识到,此次祈雨对他来说是个十分关键的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关口。假如祈雨成功,不仅在帮助刘安妃铲除李师师一事上大获全胜,而且将会使他在皇上面前具备一言九鼎的权威性,从此以后他林灵素指东皇上就不敢往西,那么他林灵素实际上便成了大宋江山不穿龙袍的皇上。但若祈雨不成功,那便全线崩溃,大败亏输,莫说那些关于李师师的筮语皇上不会相信,自己项上这颗人头能否安然无恙,恐怕都是个问题。

林灵素不是对祈雨术一窍不通,他懂得保证祈雨获得较高成功率的关键,在于日期的选择。所有号称会祈雨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因为这些人大都具有一定的天文气象知识,当预测某日降雨概率很小时,他们是不可能选择这一日来祈雨的。

这次的祈雨日期是皇上指定的,没有回旋余地。而且时值冬末,在这个季节汴京一带虽不说绝对不会下雨,其概率却是微乎其微。因而这次祈雨显然是危机远远大于机遇。如果让林灵素选择,他是宁可放弃这个机遇,也不愿冒这个风险。

但林灵素明白对赵佶的这个圣谕推诿不得,此刻稍有推诿,便会立即丧失掉赵佶对他尚存的信任。他只能咬着牙关、硬着头皮接下旨来,唯求上苍保佑他渡过这道难关,到时候哪怕像滴眼泪似的掉下几个点来也行。

刘安妃闻知令林灵素祈雨的谕旨,也猜到了这是赵佶对林灵素的测试。她摸不准林灵素呼风唤雨方面的法力如何,几日来亦是在忐忑的心境中度过的。

祈雨的日子到了。

是日卯时三刻,众大臣俱至延福宫会宁殿前聚齐,依官阶次序分班而立。林灵素亦已穿戴齐整,披发仗剑,默坐在了殿阶前专门搭建的高台上。刘安妃在其宫院里,也是早早地起床梳洗毕,立在妆阁门外紧张地观望着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