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秦国结束篇梦想的完结(2)(第3/4页)

赵高针对李斯的阴谋终于奏效,在多次看到胡亥对李斯发脾气后,他为了致李斯于死地,还不忘在原定的计划上进行火上浇油,话说得简直是一击致命:丞相参与了沙丘之谋,现在陛下做了皇帝,李斯的地位并没有提高,所以他想裂土封王,希望陛下小心李斯这种奸臣的不轨行为。胡亥一听,脸上带出震惊之色。

善于察言观色的赵高看到自己诬告李斯谋反后,老板胡亥气得脸都绿了,然后又接着说道:李斯长子李由任三川郡守。陈胜的军队过三川,李却不肯出击。而且还听说李斯父子与陈胜之间还有文书往来,我因为还没有拿到实证,所以一直没敢奏报。再说,据一些忠臣说丞相在外边的权力可比陛下还要大啊!

从古至今,任何一位皇帝对谋反都是不能容忍的,这是皇帝的底线,谋反者哪怕再受皇帝宠幸也免不了一死,整日梦想家传天下的秦二世更是如此,听到赵高提到陈胜和李斯有勾搭后,他立刻派人对李斯展开了调查。李斯这个时候才感到事情不妙,便立即上书秦二世,揭发赵高的劣迹,并且建议除掉赵高。

可惜李斯的这些举动已经太晚了,早已对赵高言听计从的胡亥怎么能相信李斯的这些对赵高不利的话语呢?胡亥立刻把李斯状告赵高的话告诉了赵高,先出手的赵高此时本来已经占尽了先机,他对李斯的种种努力已经让胡亥对李斯产生了怀疑,接下来李斯的命运只能是掌握在死对头赵高手里了。

秦二世把政事都能交给赵高去处理,充分的证明了他对赵高的信任,而李斯在这个当口反过来告状,被认为是诬告赵高,离间君臣关系也是很正常的。本来吧,几个人之间还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而现在,却都已撕破了脸皮,谁也不会顾及另一方的面子了。二世下令逮捕了李斯,即日公开审讯。

李斯倒霉入狱,更倒霉的还有另外一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不知为何,这俩人竟被李斯案牵连。稀里糊涂入狱之后冯去疾、冯劫俩人在狱中受辱不过,愤然自杀。在李斯案中,他们俩人本来就是配角,因此他们的死还没有影响到李斯,天真的李斯还对秦二世抱有一丝希望,等待着皇上对他的公正裁决。

书生文人往往有着旁人难以置信的天真,善于权谋的李斯在狱中表现出了自己天真的一面,他身在狱中等待,赵高在外边绞尽脑汁想法除掉李斯,为了彻底查清李斯的谋反罪行,胡亥没有派出专业人士去审讯李斯,却只派赵高去审,让对头赵高审问,这下李斯的下场可想而知。

作为主审官的赵高对付李斯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严刑逼供,用李斯自己发明出来的刑具对付他自己。李斯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曾发明了许多审讯工具,没想到这次被赵高用到自己身上了,李斯经不住酷刑的折磨,承认了赵高指控的谋反罪行。可他仍存一丝侥幸的心理,在狱中向二世上书,希望胡亥亲自过问自己案情。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在咸阳市被当众腰斩,其宗族也被全部诛灭。

李斯虽然后半辈子活得有点儿窝囊,而且在秦帝国关键时刻没能把握好自己的政治立场导致晚节不保,令人叹息,但是他对大秦王朝的贡献始终是不能磨灭的。他在文字、律法以及辅佐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都比较卖力,也是秦始皇身边的几个具有政治见解的大臣之一。

李斯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他贪图禄位,缺乏气节,在专制政治的漩涡中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甘愿与昏君佞臣沆瀣一气。最后,不仅毁掉了自己前半生的功业,还在权力的角逐中丧生。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李斯的一生中他所做出的贡献显然是不能磨灭的,但他因妒忌杀韩非、为富贵和赵高合谋力挺胡亥非法继承帝位让李斯的人生染上了污点,这都是性格使然,他不坚持立场的性格最终害了他,综合看来,他是被专制政治和昏君、奸佞所杀,也是因为自己丧失节操所害。

李斯死了,他所担任的丞相之位暂时空缺下来,纵观文武百官,只有赵高是最可信赖的人,于是秦二世便即刻下令,任命赵高为大秦王朝的丞相。由于他是太监的原因,他可以出入内宫,因此被称为“中丞相”,成了历史上太监参政而且平步青云最终官至丞相的奇人正式出现,虽然他光荣创造了这项纪录,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种种骂名。

赵高当上丞相之后,一方面权力越来越大,另一方,代替秦二世处理政事也名正言顺起来。朝中大臣对他充满了畏惧,在他面前都是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儿脑袋搬家,对于赵高认定的事儿,没有人敢说不字。从此由秦始皇一手开创的秦国政治体系彻底改变为赵高独裁统治,国家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