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秦国建设篇实现帝国梦想(4)(第2/5页)

残酷的强征徭役,让普通老百姓们连孩子都不敢生了,别说送孩子去读书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像一股暗流一样正在逐渐形成,这股暗流就像一只巨大的黑手,他终究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机,由合适的人蓬勃爆发起来,直至推倒秦朝的暴政统治。

当时的秦朝,两三千万的人口,没有高科技,甚至没有一个稳定的能保证一家几口正常生活的口粮的收成,但是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嬴政还要对养着他的子民们进行剥削。为了维持秦王朝庞大的国家机器,满足秦始皇等少数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秦廷还向全国索取沉重的赋税。

秦代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即土地税,它按土地的多少征收。口赋,即人头税,它按人口征收。秦代的田租按1/10的原则分成计征。口赋则要比田租重得多,所谓“收泰半之赋”,就是要将一年收入的一大半,作为人头税上交国家。无休止的劳役和沉重的税赋,让广大穷苦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始皇帝相信可以寻求到长生不老药,只要能找到这种长生不老秘方,就能让他认为的这种和谐大同统治万年不变,于是他费尽心机,四处搜寻,但始终没有结果。

始皇帝后宫有佳丽三千,有数不尽的嫔妃和全国各地搜罗来的美女。始皇帝常常“纵酒后宫”,寻欢作乐。为了便于他轮流在各宫中淫乐,咸阳附近的宫殿都由复道、甬道相通。这种纵欲无度的生活,极大地消耗了始皇帝的精力,体力的不支更加剧了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迫切心情。

无论何种时候,马屁精、投其所好的人总是无处不在。了解到了始皇帝寻仙药的迫切心情,一些号称“方士”的江湖术士就开始闻风而动,他们使出各种方法忽悠秦始皇。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一行浩浩荡荡东巡到琅琊。齐人徐市等上书说,东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上面居住着仙人,并有长生不死的奇药,请求秦始皇委派他率领童男童女入海寻仙求药。向来迷信的秦始皇听说后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建造大船,征集童男女数千人为他求取仙药。

徐市带着数千儿童,驾船入海而去,后音信全无。求药经历就这么莫名其妙结束了。但是秦始皇还是死心不改,始终相信有长生不老药。加之各种方士的各种忽悠与欺骗,秦始皇终于决定再次派人去寻找传说中的羡门、高誓,随后又派韩终、侯公、石生去探求长生不死之药。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一直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的卢生,为了交差,就只能编各种鬼话自圆其说,为了逃避秦始皇的处罚,卢生不知道从哪儿搞了一本鬼神图书回来,上书“亡秦者胡也”,为了能让灭亡秦国的“胡”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秦始皇便派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击胡人。

卢生为了忽悠秦始皇,他故弄玄虚要求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居处和行踪,这样就可以得到不死之药。卢生还建议秦始皇经过锻炼成为“真人”,并忽悠秦始皇“真人”相当神通广大,可入火入水而安然无恙,可以与天地长久。从不钻研自然科学、又求神心切的秦始皇便不再称朕,不再上朝,并自称“真人”。

始皇帝在寻找仙药的过程中一直听信卢生和众方士的谎言,但仙药仍不见踪影。而一直在编谎言的各种投机方士者也渐渐地难以自圆其说,欺君之罪越陷越深,便一起商量对策,他们在一起对他们的老大首先进行了一番大肆批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贪欲权势,等等,然后自知前程凶多吉少,便趁早逃之夭夭。

秦始皇耗费无数精力花费大量民脂民膏让卢生等去寻找仙药,结果却听到卢生等人对自己的诽谤。一直心高气傲、行事又及其凶残的秦始皇嬴政大怒,便下令把咸阳所有的文化人全部捉去审问,不团结的这些文人竟然也相互告发,最终牵扯进去的竟有460余人之多。秦始皇下令把这些人全部活埋,这也就是著名的“坑儒”事件。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天性聪明、性格温和,向来与咸阳城内各方士交好,又见父皇这样大施淫威,就加以劝谏,而此时杀红了眼的嬴政,任谁都不能阻挡他暴戾的性子,哪能顾得上扶苏。听到扶苏的直言劝谏,不但不听,反而立即下令将扶苏发配边疆,去担任正在那里戍边的蒙恬军队的监军。

在“坑儒”的前一年,秦始皇还曾下令“焚书”:凡秦记以外的史书和非博士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后若有再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官吏若知而不检举的,与之同罪;命令下达30日内不焚书的,受黥刑并罚4年筑城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