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统一六国篇始皇帝的追梦历程(3)(第2/4页)

燕国太子丹是个头脑比较简单的王二代,他的指使刺客行刺秦王的计划也都是在瞬间形成的,所以当老师兼谋士鞠武为了分析行刺的可能性,向他提出一连串儿的问题时,太子丹头当时就有点大了,没想到杀人还有这么多的事,考虑到自己的行动计划的确有失水准,便向他的恩师鞠武问道有何良策。

听到脑袋不太好使的学生太子丹向自己问如何刺杀秦王计,感觉责任重大的鞠武严肃地说道:刺杀秦王断不可为,而今之计,燕国应该西与魏、东与齐、南与楚联合,搞好关系共同抗秦,同时再北上跟匈奴讲和,引进强有力的外援,四海同心、齐力断金。只有采取这种方式燕国才能避免被亡国灭种的危险。

听到恩师鞠武的四处联合、广招外援的破秦计划,燕太子丹虽未否定,但是考虑到这样一来,报仇计划周期过长,如果依照他的那个方法去操作,估计等可行了黄花菜又开花了,甚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所以性子急躁的他便委婉地否决了鞠武的提议,还是坚持自己的拼一拼运气刺杀秦王的想法。

看到自己这个固执的学生,鞠武不住地叹息,虽贵为太子丹老师,甚至连说服都说服不了学生,这真是太失败了。无奈之下,考虑到燕太子丹智商问题,鞠武更不能置燕国利益于不顾,再次沉思良久,心生第二计。这次的计谋只能用阴毒来形容,鞠武老而弥坚、矢志报国,不惜破坏自己淳朴善良的形象。

对秦国的暴力来讲,什么阴毒的技能都能使出来,所谓以其人之道还致其人之身,既然秦国如此不仁就别怪燕国不义了,于是鞠武思考过后无耻地向太子丹提出:干脆把樊於期的脑袋砍掉,然后派专人送给秦王,并表达燕国对秦国的仰慕之情,没准秦王看在太子丹立功的面子上能够放燕国一条生路。

本来太子丹早就讨厌老师鞠武喋喋不休的推断和讨论,可听到他提议杀掉樊於期向秦国邀功的想法时,才发现鞠武费了半天口舌,只有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猛地一拍脑门,称赞起鞠老师来:“姜还是老的辣,真有你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樊於期的脑袋取信于嬴政呢?这下刺客可以近身了。”

听到太子丹准备利用樊於期的脑袋让刺客接近秦王,一腔热血的鞠武顿时心那是哇凉哇凉的,自己说了半天都是嘴上抹石灰——白说。看来燕太子丹是准备把刺杀行动一条道走到黑了,既然如此,自己作为师父看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自己这个脑袋不太好使的学生完善刺杀计划。

鞠武看阻止学生太子丹刺杀秦王已无可能,只得帮助他分析、完善刺秦事宜。可对老师的意见,太子丹根本置之不理,事已至此,再有耐心的人也扛不住这样的打击。鞠武只好抽身而退,化一腔热血为沉默,由得燕国自生自灭吧。

就在鞠武已经对燕国失去信心的同时,太子丹却嘴里念叨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承认刺杀是有困难,但事在人为,事实证明,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刚刚想出用樊於期脑袋接近始皇帝的办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高水平的杀手。而这个杀手,便是荆轲。

燕国地处北地,临近边荒。属于名副其实“多方不管”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再加上燕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根本无法和其他大国抗衡,所以燕国在战国诸侯之间一直保持中立,没有签订任何引渡条款,向来是各国通缉要犯匿身的不二之选,久而久之,这里成了穷凶极恶之徒的集散地。

由于燕国是战国的荒蛮之地,所以这里成了犯罪分子逃亡的乐园,蓟城作为燕之国都,远没有它表象上的清乐安平。街市上笑容可掬的商贩,若干年前可能还是刀头舐血之辈。大路上破衣烂衫的乞丐,兴许也曾经是列国的英雄豪杰。

坏人多的地方也有好处,是江湖就有规矩,他们信奉能力至上的原则,拿拳头说话,谁打得赢就可以制定规则。蓟城地下势力最大的规矩就是田光,不折不扣的黑社会老大。田光此人出身未知,来历不详,不过为人仗义疏财,交友庞杂,市井里摸爬滚打几十年,倒也混出一片天地。

在赵国灭亡的过程中,由于顺路,事实上秦军已经打到燕国家门口,秦军一向有着吞并燕国的野心,再加上在赵国杀红了眼,他们肯定不会落下这块儿肥肉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燕国上下诚惶诚恐,无计可施的燕太子丹最终只能孤注一掷选择了对秦王的暗杀。暗杀有多大的风险,或许只有那个杀手才能明白。

形势逼人,燕太子丹执著地认为燕国要想免除灭亡之灾,还是自己的刺杀秦王计划比较靠谱,不过经过无数次的思考,深知暗杀风险与后果的燕太子丹找到了刺杀的要害,他必须找到一个杀手去执行,首先去找了老勇士田光,而这老头远没有廉颇那么有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