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来不是梦(3)(第2/4页)

嬴政从吕不韦的新书《吕氏春秋》中嗅到了危险气息,吕不韦在书中暗示始皇帝,国家大事是国家的事,而不是君主一个人的事,君王搞一言堂是违反历史规律的。在治国理念上,必须得把《吕氏春秋》中的吕不韦思想作为基本国策,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嬴政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夺权主义。

吕不韦和赵姬串通一气,对自己的亲政申请公开投反对票,嬴政更是生气,吕不韦不替自己说话也就算了,他虽然是自己的仲父,但毕竟没血缘关系,可赵姬是自己的亲妈呀,是自己最信赖的人,怎么也这么不理解自己呢?嬴政不明白其实很正常,因为他太小,根本没有读懂老妈赵姬的人生之路。

始皇帝嬴政做了秦王很多年,却越来越发现自己手中的权力少得可怜,只要自己的想法跟吕不韦不一致,最终都得按吕不韦的思路走,他慢慢认识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他的所谓仲父吕不韦,可想扳倒吕不韦这座大山,自己又没有跟他抗衡的实力,嬴政开始思索着如何能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底。

嬴政再也忍受不了做一名傀儡君王的生活,为了制衡吕不韦,决定秘密结社,组织一个保王小组。在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他拉拢了昌文君、昌平君两只武装力量,准备随时清君侧。涉世不深的他哪里知道,在秦国一派繁荣的表象之下,除吕不韦还有着一股暗流在肆意涌动着。

话说秦庄襄王当年在赵国作质子,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于落难之际娶了赵姬做老婆。赵姬本身就是吕不韦的舞娘,算是他的老相好了,可怜的嬴异人日后没完没了地戴绿帽子。后来秦庄襄王去世,吕不韦又获得了和赵姬再续前缘的机会。

嬴政年幼继位后,国家大事掌握在吕不韦和赵太后手中,为了方便工作,俩人又开始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接触,可赵姬三十多岁,正处于虎狼之年,年过半百的吕不韦很难满足她,吕不韦感到特别内疚,而且自尊心受损。

但是吕不韦不得不和赵姬搞联合,因为他们两个在秦国势力互补,一个是当朝丞相,一个是皇上的亲老妈,两个最大的实权派结合无疑对稳固私人地位,实现国家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吕不韦想与赵太后保持距离,一方面是生理原因,另一方面是怕担上淫秽宫闱的罪名,这足以让他政治前途彻底毁灭。面对既要停止和赵姬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又要保持私人感情的两难境地,吕不韦抱着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思想,为赵太后牵线拉桥,找了一个小白脸顶替自己,于是嫪毐成功登上舞台。

嫪毐在咸阳当时是属于自由职业者,他平时靠表演维持生计,不过他的表演方式很特殊,是用身体的某个生理部件摇呼啦圈。是人才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成功,嫪毐凭借自己的绝活,引起了丞相吕不韦的注意。在吕不韦的一番严格审查之后,嫪毐由街头小混混堂而皇之地走进了秦国内宫,专业服侍赵太后一人。在嫪毐特异功能的服侍下,赵太后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出于传宗接代考虑,赵太后还为嫪毐生下两个孩子。

嫪毐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混混,说他有政治野心那是抬举他了,但当他凭借为太后表演有功做到长信侯,尤其是和赵太后齐心协力生下两个儿子后,他头脑开始高速运转,感觉和太后的不光彩之事最终是瞒不了人的,事情一旦败露,他就会等来始皇帝的屠刀,自己死还倒罢了,可还有两个儿子呢。

嫪毐想要造秦王嬴政的反,他做了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他树立自己的威望,搞形象工程,具体办法是广招门客,让他们吃饱喝足之后为自己进行正面宣传。其次他通过自己自学政治学理论,了解到要想掌控一个国家,靠一个人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依靠整个统治阶级,于是他在朝中拉帮结派,伺机造反。

自以为聪明的嫪毐埋头大干造反准备工作,没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始终被吕不韦完全掌控,吕不韦长期从事投机倒把工作,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在实施关于嬴异人的“秦王培养计划”时他就凭借自己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了各方面东西,最终获得成功,现在吕不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搜集起情报来更是得心应手。

对于嫪毐在朝中搞的一些小动作,吕不韦虽然早就知道,但他认为这些都是低智商的游戏,靠拉拢几个地痞流氓,贿赂几个朝廷小吏根本影响不了大局,所以不用管他。再说吕不韦还有自己的私心,嬴政不是一直闹着亲政吗,嫪毐注定成不了气候的造反正好可以给吕不韦阻挠亲政找到借口。

吕不韦认为如果嬴政了解到嫪毐造反的真相,肯定会觉得政治风险很大,不再反复要求亲政,抱着能多掌两年权的自私心理,他坚决向始皇帝披露了嫪毐结党叛国的内幕,其中当然还包括嫪毐与太后的生活作风问题,嬴政听到这个消息很是紧张,最终决定应该抛弃分歧,依靠吕不韦的力量来铲除这次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