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国有难,天子守国门(第5/7页)

就在帐内众将哭笑不得时,却听燕王李茂轻笑一声,轻松说道,“既然明知不是对手,再傻傻地一头撞上去,这不叫英勇,而叫做愚蠢!——本王并非小舞对手,不,应该说,我北疆中无人是小舞对手,既然如此,我等便不攻博陵,直取冀京!”

“那位炎虎姬可不会眼睁睁看着我等袭冀京……”大将曹达低声提醒道。

“本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只有等她主动撤兵咯!”

“主动撤兵?”帐内众人对视一眼,均不解其中意思,只有像佑斗、曹达这样的大将,才隐隐露出几分恍然大悟之色。

几日后,梁丘舞将有关于博陵当地的战局情况派人送到冀京朝廷,请朝廷加以防范,毕竟她两万东军神武营士卒并不做到彻底地封锁博陵一下所有的雪丘,万一漏了一支北疆兵,而这支北疆兵趁机袭击了没有防备的冀京,那梁丘舞可就难辞其咎了。

在得到梁丘舞书信的次日,大周天子李寿便召集朝臣针对此事商讨起来。

北疆之兵有十余万,更何况据早前派往北疆的细作发回的消息,李茂在这几年中曾臣服了好些个草原上的部落,使得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的草原民族成为了北疆的附庸,这意味着李茂麾下除了北疆兵可动用外,还能驱使塞外草原民族的游牧骑兵。别的暂且不论,至少李茂麾下大将佑斗,便是苍狼部落的人,是那位曾经入寇大周的草原领袖呼图哈赤的弟弟。

[狼骑兵……]

但凡是详细了解那场冀北战役的朝臣,都清楚“狼骑兵”三字意味着什么。

倒不是从字面意思理解,狼骑兵就是一帮骑在草原狼背上的骑兵,毕竟狼这种动物根本不能作为坐骑骑乘。

狼骑兵,指的是苍狼部落、月狼部落、霜狼部落等几个草原上供奉狼神、将狼视为先祖的强大草原部落中的战士。

据说,部落中的男人个个在胸前纹有狼头,作战时也如狼一般勇猛凶残,绝非寻常军队可比。而当年被梁丘舞所杀的草原勇士呼图哈赤,便是苍狼部落的首领。

毫不客气的说,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东军神武营的骑兵才具有与狼骑兵一较高下的实力。毕竟,据说狼骑兵一个个弓马娴熟,在马背上吃饭、睡觉甚至是方便,一连数月不下马背好比是家常便饭,日行百里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这种机动力,才是狼骑兵最可怕的地方。

这一点,出身北地雁门的冀州军副帅马聃恐怕是最清楚不过,而正是因为曾经一直与那样的对手交战,这使得马聃极其擅长偷袭与反偷袭,连二连三地戏耍太平军。

原本就有近八万渔阳铁骑的燕王李茂,倘若当真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手中还拽着几支曾经叫大周吃足了亏的狼骑兵,那究竟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陛下,臣以为需要即刻向博陵增派援军!”

谢安的老友之一,刑部侍郎、卫尉寺卿荀正出列谏言道。

此言一出,朝中群臣议论纷纷。

要知道,眼下冀京仅剩下西军“解烦”、南军“陷阵”、以及北军“背嵬”这三支各自人数为两万人的精锐之师,而其中南军尚未从三年前那次几乎全军覆没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尽管这三年来从未中断对新兵的训练,但终归那些新兵经验不足,甚至于有的连战场都不曾踏足过,是实实在在的新兵菜鸟。

若是真打起来,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两月后剿灭了太平军的冀州军,从军中抽出两万兵,南军也不一定就能打得过。曾经令东军神武营都为之忌惮的南军,就像是如今的南公府吕家一样,已逐渐被剥落当年的辉煌。

不可否认,只要像林震、卫云那样的南军大将尚在,南军终有一日还是能恢复当初的全盛时期力量,但是,这却需要时间,像冀京四镇这样的精锐,短短三年是无法训练成的。除非像江南的冀州军或者北方的北疆军那样,通过残酷的战争淘汰弱者,逐步铸造一支强兵。

简单地说,眼下的南军守守城池尚可,若是要让他们前往博陵去支援东军,一个不好就会再度重蹈四年前函谷关下的惨败。终归南军是重步兵,比不过轻骑兵的东军,倘若战况不妙,东军自然能借助战马的速度撤退,而南军呢?南军士卒身上重达两百三斤的厚实铠甲注定这支精锐步兵若是不能力挽狂澜,就只能全军覆没。

而排除了南军,冀京的兵力就只剩下西军“解烦”与北军“背嵬”有支援东军的实力。但这其中,北军“背嵬”却充当着皇宫禁卫的角色,护卫着天子李寿以及后宫的安危,岂能轻离?

一番讨论过后,西军“解烦”成为了此次支援博陵所在东军的援兵。

当然了,事实上冀京除了冀京四镇外也不是说就没有别的可用兵力,比如卫尉寺,九门城防的守卫兵力加起来就有近万,只是这些士卒素来不曾参加过任何的战争,万一打起来,就好比费国、马聃、廖立眼中的太平军,轻易就会被北疆兵所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