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好戏上演!(第3/4页)

“诸位初来我颍川书院,怕是不识路,不如由在下代为介绍一番。……文若,为防万一,你还是去找找元直吧,元直的脾气你也清楚。”戏志才对张煌以及荀彧分别说道。

荀彧拱手称谢,急急忙忙奔出屋外,寻找甩门而去的徐福去了。而戏志才则慢悠悠地领着张煌等人参观小舍的周边建筑。听了他的介绍张煌这才了解到,小舍这边除了荀彧、郭嘉、戏志才以及曾经的徐福外,还有不下数十名学子,皆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而其中,荀家子弟竟占了足足八成,从此不难看出荀家在教化方面的底蕴。

“不知小张兄是何方人士?”在领着张煌等人参观书院的途中,戏志才有意无意地问道。

“在下冀州钜鹿人士。”

“哦。”戏志才点点头,又问道,“不知平生抱负为何?”

张煌闻言一愣,疑惑地望了一眼戏志才,纳闷他为何会有此一问。

可能是看穿了张煌的心思,戏志才毫不隐瞒地笑道,“奉孝行事向来不拘礼法、规章,不过,在下却希望他能所遇明主……”

戏志才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无非就是打算替郭嘉先把把关。

听闻此言,张煌顿时收敛了心神,徐徐说出心中的抱负。

“抱负嘛……就是做出一番事业来吧,成为天下闻名的大豪杰,唔……锄强扶弱,什么的……”

说到后来,张煌的声音逐渐变小,因为他发现戏志才用惊愕的眼神瞅着他。

“戏兄,莫非在下的抱负……有什么不对?”

“唤在下表字志才即可。”戏志才轻笑了一声,继而语气莫名地说道,“小张兄的抱负嘛,不能说不对,只不过听起来有点渺小……另外,即实际又有点理想化……”说到这里,他见张煌表情略微有些异常,遂开玩笑说道,“在下亦曾相识不少武家子弟,小张兄可知他们怎么说的?”

“怎么说的?”

只见戏志才摇了摇头,语气不明地说道,“他们说,平生志向乃冠军侯也!……嘿嘿!”

张煌自然晓得冠军侯指的是谁,闻言错愕问道,“霍去病,霍大将军?”

“然也!”戏志才略有些惊讶地望了眼张煌,似乎有些吃惊于张煌竟然晓得前朝(即西汉)的霍大将军。待眼中惊讶一闪而逝后,他捉狭地问道,“比起那些人的志向,小张兄的抱负可谓渺小否?”

张煌无言地点点头,毕竟比起霍去病那等几度出征草原的威武大将军而言,他那所谓的锄强扶弱的志向,确实十分渺小。

“不过目标定地远,却十有八九很难实现。”戏志才摇摇头叹息道。

“目标定地远不好么?”张煌试探道,他隐隐有些领悟戏志才的想法了。

“小张兄以为呢?”戏志才戏虐地望了眼张煌,轻笑说道,“世人仅知卫大将军与霍大将军威武,力挽狂澜扭转我汉室对阵草原的不利,却不知,其中关键人物乃是武帝!”他口中所指的武帝,便是汉武帝刘彻。

张煌点了点头。想想也是,若不是汉武帝刘彻鼎力支持卫青与霍去病这两位大将军先后对草原用兵,后两位又岂能冠名于青史。

“而武帝所凭仗的又是什么呢?不过是文景之治所积攒的国力罢了!”戏志才摇了摇头,略带几分痛心地说道,“出征塞外确实扭转了前朝汉室对草原的羸弱局面,可代价却是文景之治所积攒的国力……在在下看来,这并非‘武’略的至高体现!”

“何谓‘武’略的至高体现?”张煌很识趣地搭话道。

“武,止戈也!”戏志才意有所指地说道。

张煌愣了半响,这才意识到戏志才这是在劝他,有些时候,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最好还是依靠智略。

“志才兄莫非是想让在下劝说元直继续留在颍川书院学习?”

[这小子……才思敏捷啊!]

戏志才闻言微微一惊,打着哈哈说道,“经小张兄这一说,在下倒是还真生此想法……”

[少来了你!]

张煌一脸不相信的表情。在思忖了一下后,正色说道,“张某可以保证绝不干涉大福……啊不,是元直的决定。至于元直究竟是去是留,恐怕张某也不能决定。”

话说到这份上,就算戏志才希望徐福能留下来,也不好过于地要求张煌。他点点头,叹息说道,“在下也就是随口一说,元直脾气与家师相似,绝不肯轻易低头……罢了!若是元直最终还是决定离去,还望小张兄代为多加照顾,他,总归是手无傅鸡之力的文士……”

[大福?文士?就算把你们颍川书院的学子全部绑到一块,也不见得打得过大福好吧?]

跟在戏志才与张煌身后的黑羽鸦闻言翻了翻白眼,也只有他们这帮人才晓得如今徐福的实力,虽然还打不过黑羽鸦中的其他人,但是凭借着日渐精熟的刚体,担任伯长职位搓搓有余,哪里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