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下) 第十七章 蔚山血战(下)(第3/8页)

加藤清正是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岛山城原本就不曾做好长期困守的准备,如今境况有如地狱一般,沟渠中横七竖八躺的都是尸体,尸血与牛马便溺是他们唯一能入口的东西,渴的连传令都无法做到。就连主帅清正每天都只有数量极少的一餐。加上天寒地冻,许多人一觉睡下去就起不来了。

这种情况再多持续几天,威名赫赫的加藤军团将不复存在。

对于加藤清正近乎告饶般的和谈请求,杨镐只回了两个字:“速降”。谈个屁和!我再围你几天,你就完蛋了,这时候还讲什么条件?

加藤清正没办法,派加藤安政去跟联军说:“大年初三,我愿意与杨经略在南山面议和谈。”杨镐一听,挺高兴,满口答应了。日本使者前脚刚走,杨镐后脚传令下去,诸军都埋伏好。明天等清正一到会谈地点,就伏兵四起,把他直接拿下,然后抢下岛山城。

不料这话却被一个降倭给听见了。这名降倭的名字,叫做冈本越后守,看名字在日军序列里级别应该不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与沙也可是同一个人,曾经是加藤清正的老部下。

甭管是不是同一个人吧。这个已投靠朝鲜的日本人听到了明军打算在会谈期间动手的消息,对自己的老上级不利。他连夜潜入岛山,找到加藤清正,把这个计划和盘托出。

清正等人震惊之余,对“冈本越后守”这种义举表示感动,劝他留下来一齐作战。“冈本越后守”说不行,我还得回去,这事你们千万别泄露出去,否则我肯定被千刀万剐。清正拍着胸脯说你的恩情我忘不了,你在日本的妻儿就交给我来照顾吧。“冈本越后守”与清正洒泪相别,趁着天色还没亮,又偷偷跑回了明军营帐。

浅野幸长这时候也劝清正,说明军不讲信义,您进了他们军营肯定出不来了,于是加藤清正决定爽约。

很多人对“冈本越后守”的举动表示不理解。要么忠心耿耿跟着日本人干,要么死心塌地跟着朝鲜人混,像你这样又参加围城,又主动泄密,泄完密居然又跑回去了,到底算是哪一边的?

这个问题,已经永远不可能有答案了。我猜可能是这么回事:加藤清正在日军中的声望非常高,被普通士兵视为神一样崇拜,他的事迹到了江户时代,更形成了“清正崇拜”这么一种文化现象。以日本人的思维,“冈本越后守”可以接受清正在岛山城殉城而死,那是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但他无法接收清正在会谈期间被明军抓住羞辱而死,死的太窝囊了。大概就是怀着如此纠结的心态,他这才冒险夜探岛山吧。

而在战后日本人的史书里,为了不污损加藤清正的光辉形象,把这次和谈称为“缓兵之计。”

到了正月初二,杨镐等到一个坏消息。明军的斥候回报,有大股敌人从西生浦方向杀来,海上有数百条船从釜山开到盐浦。杨镐心中十分委屈,怎么老天爷总跟自己过不去呢?眼看岛山守军还差一天就士气崩溃,加藤清正进城了;眼看守军还差一天就渴死了,天降大雨;眼看清正还差一天就要在和谈时束手就擒,敌人的援兵到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他实在不甘心,决定赌上一赌。

杨镐命令摆赛、颇贵两员大将前往箭滩防守,吴惟忠、茅国器把截江岸。他的用意非常明显,这两路人马的防守位置不是针对陆军而安排的,而是专门为了防水军。杨镐的目的是严密封锁日军来援的消息,绝不能让岛山城知道,只要坚持到初三清正来投降,大事可定。

看来杨镐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初三会谈身上。

当一军主帅要靠赌运气来决策时,就离败亡不远了。

这一天,北风骤起,温度剧降。如果战局再不有所改善的话,明军恐怕支撑不了多久。杨镐在忐忑不安中渡过了大年初二,既没有调整部署,也没有针对西生浦之敌加固营帐。

到了初三,杨镐早早起身,前往和谈地点等了一整天。毫无疑问,他的期待落空了,加藤清正早得到了警告,打死也绝对不会出城。

此时黑田长政、蜂须贺家政的前锋已经击溃了驻守彦阳的高策,进抵蔚城,与明军隔太和江对峙。

顺便说一句,在日本史书里,说高策意图带领两万明军袭击釜山,结果被西国第一名将立花宗茂以八百人击退,这才让开大路任凭日军进出。这让一共就带来两千骑兵的高策情何以堪。

两万多日军后继部队,在黑田之后也已经抵达了距离蔚山十里处的位置。黑田长政摩拳擦掌,打算趁夜偷袭,说敌人专心攻城,必不设备。可是其他将领却很犹豫,说敌人兵力太多,混战起来于我方不利,不如等到天亮再说吧。黑田长政苦劝不成,只得作罢,派了得力心腹突破明军的防守,把消息送进城去,加藤清正如释重负,感觉人生重新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