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上) 第十二章 李舜臣(下)(第5/9页)

九鬼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将领们叫过去,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一番,说以后诸君要抛开成见,精诚合作,要为秀吉桑的大东亚共荣圈做出贡献云云。诸将纷纷表示要摒弃前嫌,联手合作。

其中有一员将领,摩拳擦掌,嗷嗷直叫,战意最为强烈。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胁坂安治。

胁坂安治自矜为是秀吉亲信中的亲信,一向看不起九鬼、龟井这些半路投靠的旧海贼将领。他的海军班底是由良、沼岛的海贼组成,加上加藤嘉明、菅达长等同是淡路一系的水军,一共有两千五百人,在水军中很有发言权。

泗川之战发生时,胁坂安治的主力不在附近,所以他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李舜臣胜之不武。现在既然要围剿这个可恶的高丽人,胁坂自然是要争当先锋,报一箭之仇。

在接下来整整一个月时间,日军不再象从前一样肆无忌惮地在海面横行,而是默默地开始集结战船,打算拿出狮子搏兔的魄力,一举把这个扼住日本动脉的大手斩断。

日军的集结地点选在了李舜臣扑空了一次的加德岛。到了七月份,日军已经动员了战船一百一十五艘,以九鬼嘉隆、加藤嘉明一部和胁坂安治所部为主。其中胁坂安治报仇心切,把手底下能动员的兵力全都调来了,总战力高达七十三艘战舰。九鬼嘉隆也出了血本,把日本海军的总旗舰“日本丸”也开了出来。

日本丸是九鬼为了取悦秀吉而特意建造的超级大舰,甲板宽十米,舰首到舰尾长三十米,比起大明福船来说只是个小弟弟,但在日本已经算是不得了的成就。在日军出征那一天,九鬼嘉隆把日本丸打扮得极尽奢华之能事,在一群更小的小弟簇拥下驶过海边,让观礼的大名们啧啧盛赞,给老大秀吉长了不少脸。

日军的动静,都被李舜臣看在眼里,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日本人这一招,恰好是李舜臣的软肋。无论他的部队多么精悍,数量上始终处于劣势,若是从游击战改成阵地战,恐怕朝鲜水军前景便要堪忧。

一般将领碰到这样的情况,会选择避敌锋芒,再以游击战袭扰,待敌人露出破绽而徐而图之。但李舜臣是一个极具进攻精神的将领,他解决的办法非常直接:在敌人集结之前,把先来的都干掉。

很快李舜臣便找到了机会。

胁坂安治此时在加德岛度日如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的部队早就到齐了,可其他水军还没到来,九鬼嘉隆不允许单独出战。他反复要求,九鬼也不理他。

又等了几天,胁坂实在无法忍耐了,他找到九鬼,说我军打算前移到巨济岛以西的加助岛海域,伺机接敌。

加助岛位于巨济岛西北,距离加德岛不算远,再往西便是巨济岛与忠武之间的巨济海峡,十分狭窄,是从外洋进入巨济岛内洋的重要通道。胁坂提出把兵力部署在这里,在战略上合情合理。

九鬼被他磨的没办法了,心想胁坂的兵力占了全军三分之二,数量在李舜臣之上,就算单独遭遇也没问题——何况那里距离加德岛不远,大本营派兵救援也来得及。

胁坂安治大喜过望,立刻点齐人马,杀奔加助岛而去。抵达加助岛以后,他没有乖乖在附近等候,而是往前又偷偷迈了一步,钻进了巨济海峡。

七月六日,李舜臣、李亿祺、元均的两道联军在露梁海完成了集合。到了七月七日,忽然东风大起,不利行船,于是李舜臣便把舰队停泊在唐浦附近,吩咐手下离船登岸去砍柴取水。柴水还未取回,却送来一个人。这人叫做金千孙,是朝鲜平民,为了躲避战乱在附近隐居。

金千孙告诉李舜臣,他看到日本人有七十多条船从西边开过来,过了加助岛与永登浦,一头扎进巨济海峡。李舜臣得到这份重要情报,

到了七月八日一大早,李舜臣拔锚出战,大军开拔至巨济海峡之前。远远的,朝鲜侦查舰发现有一条关船和一条小船在晃悠,这两条船一看到朝鲜海军,吓得掉头就跑,一头扎进巨济海峡。侦察舰跟着往里凑了凑,发现见乃梁里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报告传回海峡口,朝鲜军一片欢腾。部下们现在都打上了瘾,看见日本人的船个个兴高采烈,打算再干他一票大的,但只有李舜臣盯着地图,什么都没说。元均看到李舜臣不动,着急了,眼前这七十多条船,就是七十多船功勋呀!

元均经过这数次大战,胆量也肥了,再不是开战前畏敌如虎的那个元均。李舜臣不动,他自己动,这位庆尚道水军节度使抄起刀子,战意熊熊地燃烧起来,抬腿就要冲上去。

李舜臣一把将元均按住。他可以容忍这个废物点心偷窃自己的功劳,但不能容忍他扰乱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