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592(上) 第十二章 李舜臣(下)(第2/9页)

而元均呢?他倒是严格遵守了主帅留后的原则。当战斗结束后,他又急匆匆地冲在最前,带着刀搜集倭寇首级。这是目前他唯一能够证明自己功勋的手段。

泗川大捷之后,舰队回屯蛇梁,诸将都向李舜臣道贺。李舜臣却摆了摆手,忧心忡忡。泗川消灭的这些倭寇,显然是先头部队,日本水师的主力,显然已经开始靠近丽水。一场真正的硬仗,正在逐渐逼近。

六月二日,侦查舰传回消息,说有二十一艘日本战船停泊在唐浦附近海域,不少日军士兵在岸上的将军岭附近烧杀抢掠。

日军舰队中有关船九条,小早船十二条,看编制应该是日本正规水军。在舰队的正中间,还有一条大船,叫做安宅船。安宅船是日本当时最大的舰种,体型庞大——当然这是按照日本标准来说——以楯板为装甲,间隙留有枪眼,有点类似龟船。只不过龟船留的是炮口,安宅船留的是枪口,口径大不相同。

这条安宅船的甲板上立起楼阁,四面张起帐篷,外面挂着红萝帐,十分华丽。在楼阁中间,一员日本大将全身披挂整齐,正在悠哉游哉地晃悠。

看来这是一条大鱼。李舜臣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决心来一个黑虎掏心,擒贼擒王。

唐浦海域非常狭窄,昆里岛、釜岛、大长颈岛、小长颈岛象一连串锁链把整个海域围住,只有岛与岛之间有不宽阔的海峡通道。李舜臣把舰队摆在了西北方向,顺着洋流通过昆里岛与门岩之间的通道,进入唐浦,向着日军舰队的左翼直插过来。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洋流自西向东。如果日军舰队想要正面拒敌,就必须要逆流左转,反应会非常迟钝。

果然一切如李舜臣预料。甫一开战,日军战船纷纷左转,一时间队形十分混乱。他令旗一挥,数条龟船不管不顾,直直朝着中心的安宅大船扑去。龟船排桨飞快,安宅船体大缓慢,根本来不及躲避。其中一条龟船一马当先,把自己的宽平大饼脸贴到了安宅船的侧舷。

龟船的前头是龙头,里面藏着火炮。龟船贴住安宅之后,龙头恰好成四十五度角仰望安宅船楼。这根本就不用瞄准,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隆声,龙头里的玄字铁铳射出铁制弹丸,顿时把船楼轰塌了一半。随即天字铳也开了腔,将一种叫做大将军箭的流线型铸铁炮弹打上甲板,整个安宅甲板一片狼藉。

在龟船上的朝鲜军官权俊一马当先,探出身子,一箭仰射,射中了那个日军将领的额头。谁知那名日军大将不知道是想耍酷还是智商不大够,脑门上虽然插了根长箭可居然没什么感觉似的,还貌似镇定自若地继续指挥战斗。淡定,很淡定。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这边厢的权俊一看,也?当我弓箭是浮云?马上张弓搭箭又给他补了一下,这次的箭矢直接贯穿胸部,于是这位脑门上还插着权俊前一枝箭的日军大将仆街了,也就是扑倒在地气绝身亡。

主帅一倒,其他的日军战船无心恋战,一轰而散,不是被乱炮射沉,就是吓破了胆子不敢回头。这种恐慌甚至传染给了后续部队。当战斗结束后,李舜臣接到侦查报告说又有日军二十多条战船逼近,李舜臣本想再玩一次“示敌以弱”,结果人家根本连接战没都接,转身就跑了。

虞侯李梦龟打扫战场的时候,从这名阵亡日军将领的漆盒子里,搜出了一把金团扇。扇子的正面的中央写有“六月八日秀吉著名”八个字,右边写着“羽柴筑前守”,右边写着“龟井琉球守殿”。

朝鲜人拿着这把扇子开始研究上了。开始有人猜是秀吉,很快被否定了。秀吉他老人家远在日本,不可能坐着船来唐浦跟他们较劲,商量半天没个结果。李舜臣对日本也不熟,一拍桌子,说就当是一个叫羽柴筑前守的大官被打死了吧,总归是大功一件。

其实羽柴是秀吉以前的旧姓,筑前守是他曾经担任过的朝职。这把扇子真正的主人,应该是龟井琉球守殿,即龟井兹矩。秀吉曾经答应过把琉球封给他,所以他就喜颠颠地自称琉球守了。

龟井虽然参与了这场战斗,但他其实没有死,落水后被友舰救起,仓皇逃走了。

真正被打死的那员日军将领,其身份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靠谱的一种说法认为,这员大将叫做得居通幸,也叫来岛通久。这个人来头可不小,拜领风早郡三千石,也是一个小大名。

得居通幸出身于濑户内海的海贼世家——来岛村上水军,对于海战极为熟稔。他跟着本家的弟弟来岛通总,抱上了秀吉这条粗腿,从此青云直上,混上了四国大名。来岛通总跟着第五军团在内陆打仗,而得居通幸因为水军方面的才能,被分配到了九鬼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