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灵武称帝(第11/15页)

陈玄礼终于还是说出了这些话,他知道今天如果不杀杨玉环,事情将无法收场。

李隆基惊呆了!

自从杨玉环来到自己的身边后,十七年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虽然两个人最初结合时,动机都不是那么单纯,但这么多年来早已经磨合成两心相知的亲情关系,尤其对于李隆基来讲,杨玉环已经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在士兵们居然要夺走他心爱女人的生命,李隆基当然是不答应的。

“杀!杀!杀!”李隆基出神儿的一刹那,他的耳中便灌进了士兵们那如雷般的怒吼。

“陛下!赶快做决定吧,如果迟疑不决恐再生祸端啊!”陈玄礼催促道。

李隆基!你此刻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落魄失意的你丢掉了半壁河山,如丧家之犬疲于奔命,虽名为皇帝,但如此危局之下生杀大权丧失殆尽,所以你只有认命。

面对眼前这群杀气腾腾、凶相毕露的禁军士兵,李隆基平生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爱莫能助,他更明白了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努力保持着镇定,但他的心已经在滴血。

片刻后,他忽然怒目圆睁,然后拄着拐杖,用尽平生的所有力气高声喊道:

“朕当自处之!”

说完这句话后,他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舍,回身之时已是泪流满面。

忽然,一个尖亮的声音从李隆基的房舍里传出来,然后李隆基便看到了一个满脸泪水的女人向他冲过来。

“不!陛下!臣妾不愿意死,臣妾还要侍奉陛下,还望陛下保护臣妾啊!”

是她,杨玉环!

此前她听到了外面的所有对话,当李隆基向禁军士兵妥协的时候,这个百媚丛生的女人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她发疯似的跑出房舍,扑通跪在李隆基的面前,用一种歇斯底里的哭腔向李隆基哀求。

“陛下!今日众怒难犯,安危只在片刻,望陛下速决!”

说话的人是时任京兆司录参军的韦谔。他担心李隆基下不了决心,故而立即上前跪倒进言。

“贵妃长居深宫,她怎么会知道杨国忠谋反呢?”李隆基依旧不甘心地说道。

显然,透过李隆基的话语来看,他今天想力保自己心爱的女人。

一时间,韦谔被问得无话可说,只是跪在地上不起来,试图用肢体语言向李隆基施压,局面貌似陷入了僵持状态。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似乎有些执迷不悟,于是他果断地站出来,继续劝说李隆基。

“陛下!贵妃娘娘虽然无罪,但众将士已经杀了杨国忠,而贵妃娘娘在陛下左右,众将士岂能觉得安稳。希望陛下能够认真考虑,陛下现在应该明白只有将士们觉得安稳了,陛下也就安稳的道理。”

其实,促使李隆基最终下定决心赐死杨玉环的,正是这高力士的最后一句话。

李隆基早已是泪流满面,他此刻知道说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如果说今天的局面是杨国忠造成的,毋宁说罪魁祸首是他。

“爱妃啊!朕不能再保护你了,你走好吧!”李隆基一边抚摸着杨玉环的脸蛋,一边哽咽地对他这个心爱的女人说道。

这时的杨玉环也终于知道了如此危局之下,高高在上的皇帝亦不能保护自己。于是她缓缓地站起身来,擦干脸上的泪痕,平静地说道:

“臣妾有负国恩,死而无恨,只希望能够在临死之前礼佛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杨玉环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努力地勉强挤出笑容。

李隆基痛苦地点点头,然后他转身吩咐高力士:

“力士啊!这件事情交给你办吧!朕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不要用刀剑。”

“请陛下放心,无论如何老奴也不能用刀剑损坏娘娘玉体。”

“嗯,嗯……”李隆基努力不让自己脸上的泪水再流淌下来,最后他挥挥手转身走进了自己了房舍。

“陛下!臣妾走了,愿陛下洪福齐天!”

走进房舍的李隆基,耳边依稀听到杨玉环的声音。

……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四日,杨玉环被高力士用帛带缢杀于马嵬驿佛堂前,年仅三十八岁。

千百年来,人们对杨国忠的死有余辜拍手称快,但对杨玉环的死却充满了怜惜之情。而原因正是在于,杨玉环虽然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但她并没有祸乱朝纲,说她是红颜祸水似乎有些偏颇。

女人美丽不是错,错的是这种美丽在主观意识上被当成一种通向成功的资本。

当杨玉环开启和老公公李隆基这段不伦之恋时,她的命运也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了。恐怕连杨玉环自己也不会意识到,无论是什么投资,从来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