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宠之人(第2/2页)

(安禄山生日)后三日,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其出入。

如果上疏记载的确属实的话,那只能说明当时的李隆基、杨玉环、安禄山是三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加二百五,宫廷的锦衣玉食和奢华享受使他们全然将人的自尊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却是人类原始欲望的无限放纵。

杨玉环究竟和安禄山有没有一腿,我们似乎不好判断,但上疏记载我相信姚汝能绝不是为了叙述这件事儿而叙述,在我看来,他似乎再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杨玉环和安禄山有没有一腿已经完全不重要,此时的大唐皇宫已经没有了开元初年励精图治的景象,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正在一点点的自降身份,唐代的历史在漫漫艳情中,开始走向畸形之路,然而这一切却是李隆基等主宰帝国命运的人浑然不觉的。

对于安禄山个人而言,不管是何种原因,李隆基给予他的已经很多很多,或许李隆基想不到的是,他的这种给予却恰恰激发了安禄山心中本能的贪婪之欲。

坦白的讲,安禄山作为边将,在不断前往京城觐见皇帝的过程中,他比深处皇宫之内的李隆基更加了解此时帝国的真实状况。很长时间以来,他多次往来于京城长安与自己的辖地范阳、平卢之间,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武备废弛的场景,如果这一切换做是张说或者姚崇、宋璟等人看到,他们生出的会是重镇帝国雄风的决心,然而在贪婪者和野心家安禄山看来,这一切正是他实现自己野心的绝好机会,只是此时的他还没有最终下定决心,或者说李隆基的恩宠让他不愿走上一条叛逆之路,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毕竟他在受宠的过程中,已经破天荒的开创了很多个第一:边帅封王、获得最高等级荣誉、干妈亲自为自己洗澡,这一切在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安禄山这里居然那么顺其自然的实现了。

照此推理,安禄山即使有反叛之心,皇帝的如此恩宠也不应该让他那么快走上一条反叛的道路,事实上安禄山最终反叛除了野心的不可遏止和帝国制度的重大漏洞之外,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外力推动作用,换句话说从某种角度而言,安禄山在受宠之后,遭遇到了一场危机。

这场危机始自杨国忠的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