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二次出宫(第2/2页)

杨铦很想亲自去面见李隆基,替自己的妹妹请罪,但他又摸不准皇帝陛下是个什么心思,搞不好连自己一同被治罪,那可是得不偿失,为了稳妥起见,杨铦还是决定找个中间人出面向来调解这件事情。

找来找去杨铦找到了时任户部郎中的吉温,杨铦之所以选中他,除了平常关系不错之外,还因为吉温在皇帝那里印象不错,而且头脑灵活,善于言辞。

坦白的讲,一个大臣要承担和解皇帝夫妻关系的任务,并不是个简单的工作,不仅因为这不是大臣的职责,更因为大臣的身份不太适宜搀和这类事,但好朋友交办的事情,出于哥们意气,即使再苦再难也得顶上,分析当前皇帝夫妻的现状,吉温决定从内外有别这个角度来劝说李隆基回心转意。

“陛下!妇人见识短,违背了您的意志,陛下为什么就吝啬宫中那么点地方呢?”吉温的开场词很有特色,前后两句话看似是八竿子打不着,但实则是在画圈,等李隆基往里跳。

果然,听完吉温的话后,李隆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意思?爱卿有话直说!我知道你是再说杨贵妃出宫的事情,但这和我吝啬宫中的地方有什么关系?”

“陛下仔细想想,您即使想赐死贵妃娘娘,也应该让她死在内宫中,怎么能忍心把她弃置宫外受辱呢?”

显然,吉温的话有另外一层深意,他似乎在提醒李隆基,全天下都是皇帝您一个人的财富,即使女人也不例外,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杨玉环被撵出宫,固然是受到惩罚,但在外人看来,李隆基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纵观吉温的策略,乃是激将之法!

因为他知道,这又是一场皇帝夫妻性急而起所制造的家庭变奏曲,根本谈不上什么严重的政治事件,动用上纲上线的理论,反而有可能会打动皇帝。

吉温的话最终真的起了作用,说是李隆基内心依然没有放下杨玉环也好,或是受到吉温的感化也罢,总之在吉温进言之后,李隆基立即让高力士前往杨铦家里探视杨玉环。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这次依然使用了四年前的方法,让高力士将一半御膳赐给杨玉环,杨玉环的态度也和四年前基本相同,除了哭天抹泪的承认错误之外,也不忘再次剪下一撮发丝,证明自己的决心。

《资治通鉴》记载:上遽使高力士召还,宠待益深。

二次出宫被召回的过程与第一次出宫基本相同,但对于杨玉环而言,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天宝五年的第一次出宫事件过后,杨玉环在对待与李隆基的关系上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或者说性格因素依然占主导地位,那么二次出宫事件则使她真正悟出了什么。

前边我们说过杨玉环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子,一个错误绝不犯三次在她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二次出宫事件让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实现登上皇后宝座目标的征途上,性格因素是最大的制约,而她现在的身份以及主要面对的对象(李隆基),则使她必须要想只羔羊一样,温顺的匍匐在皇帝的面前,不能有任何的棱角。

可以说通过二次出宫事件,曾经犹如一块顽石的杨玉环,被真正打磨成了没有棱角的鹅卵石。

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二次出宫事件的一年后,天宝十年(751年)的七夕节,李隆基和杨玉环有一天晚上在骊山并肩而立,仰望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心中彼此立下了誓言,这就是流传了千年的佳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事实上,陈鸿这段记载是完全虚构的,因为李隆基每年去骊山休假是为了避寒,所以七夕节立誓这件事不可能存在,陈鸿这么写是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卿故事增添一份唯美色彩。

在我看来,二次出宫事件所衍生出来的内容,其实是杨玉环在实现政治目的的道路上,一次策略上的调整,而李隆基则是通过撵杨玉环出宫,来彻底消磨杨玉环的性格,使她彻底失去内心中十分自我的一面,完全成为自己手中的爱物,甚至犹如宠物一样。

和当初两个人走到一起时一样,不能否认的是,二次出宫事件虽然是一场皇帝夫妻家庭的二次变奏曲,但这个家庭实在过于特殊,其间必不可少的蕴涵诸多功利目的与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