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相(第2/2页)
这个问题就是杨玉环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寿王妃不当,非得甘愿铤而走险,甚至不惜背负骂名主动勾引老公公呢?
换句话说,她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荣登皇后之位。
可以说武惠妃的意外死亡,点燃了杨玉环的内心欲望,但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用爱慕虚荣、追求荣华富贵来解释,固然有这方面的因素,但这并不是全部。
事实上对于杨玉环而言,她做出这种选择除了性格因素之外,婚姻生活的不如意也是一个诱因。
史料上同样没有直接记载她和李瑁婚姻生活状况,但是通过拼接各种史料,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通过前边介绍一日杀三子事件,我们知道寿王李瑁失去了当太子的资格,而这个结果所产生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杨玉环也不可能当上太子妃,开元二十三年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时,正是寿王李瑁受宠之时,也就是说杨玉环未来成为太子妃的几率很大,而太子妃再往前一步就是皇后,这一点杨玉环十分清楚。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寿王李瑁失去了竞争太子的资格,一切全都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以杨玉环的性格来看,内心一定是十分郁闷。
最关键的是,她并不是个就此认命的人,但她看到了丈夫李瑁并不是竞争意识很强烈的人,性格柔弱的李瑁在这个问题上根本就没有应对之策,在我看来杨玉环一定对丈夫是不满的。
而且杨玉环从开元二十三年和李瑁正式结婚后,一直到开元二十八年出家当道士之前,他和李瑁没有生下子女,这个问题也时刻困扰着杨玉环,不管杨玉环是个什么样的人,女人天生都具备做母亲的渴望,在当时看来,没有子女这个问题,杨玉环一定是认为李瑁出了问题。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瑁和第二任妻子结婚后很快有了孩子,而杨玉环和李隆基结合后,一直到她自缢于马嵬坡,依然没能生出孩子,所以我猜测可能是杨玉环自己本身没有生育能力,并不是李瑁的问题。
综合上边的多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杨玉环主动勾引老公公,性格和人生观是内因,失去了皇后之位的竞争和对李瑁的不满是导火索,和李瑁没有子女是助推器,三个原因终于使她下定决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不公平的命运,而武惠妃之死使她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她义无反顾的跳了进去。
不过她一定想不到,当她的努力成功时,从某种角度而言,她的命运也就不再由自己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