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孤立

《旧唐书·张说传》记载:“张说当承平岁久,志在粉饰盛时。”

虽然这两句话是关于张说性格的记载,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确实反映了自李隆基继位十多年来,经过姚崇、宋璟等一班贤相的治理,大唐帝国逐渐显露出了盛世的气象。面对这一局面,上至皇帝公卿,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欢欣雀跃。

当然最高兴的非李隆基莫属,虽然这十几年来,他似乎并没有做什么,人们只看到姚崇、宋璟、张说等众多贤相忙碌的身影,但这恰恰说明李隆基是一个会做皇帝的人,无需事必躬亲,只需用好干部。

现在帝国在他的带领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这让李隆基很是兴奋,年少时心中立下的誓言,此刻终于梦想成真,他很想用一种特有的方式,为自己这十多年奋斗的的历程做一个总结和回顾,甚至可以说是铭刻这种丰功伟绩。

李隆基的想法很快就被张说所猜透,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二月,张说不失时机的向李隆基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建议。

所谓封禅泰山,据《史记·封禅传》的解释,就是到东岳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名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名为“禅”。

古往今来,只有那些创建不朽功勋的皇帝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曾经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去过,征服匈奴使大汉扬威的汉武帝去过,中兴大汉的光武帝也去过,李隆基的祖父李治和祖母武则天同样去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人。

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主动前往泰山去封禅的,因为那样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好大喜功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开创贞观盛世的李世民为什么一生也没去泰山封禅的原因。

坦白的讲,李治当年和武则天去泰山封禅,在很多人看来就颇为牵强,那个时候虽然帝国的疆域达到极致,但李治却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而武则天也还没有成势,所以在李隆基之前,只有秦皇、汉武、光武帝是真正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人。

现在张说提出这个封禅泰山,在李隆基看来这固然是个很好的建议,但纵观当时的朝廷局势,张说的建议其实并不被众多人所认可。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便是另一位宰相源乾曜。

和张嘉贞比起来,源乾曜性格并不强势,但并不等于内心没有想法。史书上记载源乾曜反对封禅的理由是怕劳民伤财。

不过在我看来,作为政坛老手,源乾曜所说的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要知道皇帝外出巡幸花的银子丝毫不必封禅泰山的少,那为什么源乾曜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呢?

事实上,源乾曜提出反对意见,其中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因为他看出了如果本次封禅泰山成行,大臣之中张说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张说是李隆基旧臣,又是曾经的老师,更是被李隆基寄予厚望的宰相,而且张说是首倡封禅的人,正合李隆基的心思,相信李隆基一定会让张说负责这次封禅之行。

而源乾曜虽然不像张嘉贞那样和张说已经矛盾公开化,但他和张说也并不和,所以站出来反对合乎清理。

源乾曜当然不能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只能找个劳民伤财的理由来劝说皇帝,但这个理由对于能够永远携刻丰功伟绩的泰山封禅相比,实在有些不叫理由。

只因为李隆基是皇帝,但皇帝年年有,而有资格去泰山的则寥寥无几,现在李隆基已经从大臣那里听到了呼声,他岂能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源乾曜的反对无效。

后来的事情正向源乾曜所预料的那样,在李隆基的授意下,张说总揽了本次封禅的策划事宜,而时间则定在转年的十一月。

表面看起来,张说确实是这次活动的受益者,既有首倡之功,又具备总策划的职能,文武双全的张说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担任皇家最高祭祀仪式的从策划,从这一点来讲,他实在比开元初年所有宰相的经历都要丰富。

张说明白,对于他而言这是他获得人生史无前例殊荣的机会,所以倍感珍惜,坦白的讲,他的策划方案做的十分详细,当他将策划方案呈献给李隆基时,得到了李隆基的赞扬。

不可否认张说对于本次封禅大典的重视态度,我们同样不能否认为了确保本次活动的万无一失,张说耗费了不少精神来制作方案,但很多事实却告诉我们,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活动本身是否精彩,而在于通过活动的举办各方的利益能够满足。

然而张说的封禅大典策划案里,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

后来的事实证明,封禅大典虽然给张说带来了无限的荣耀,却也是他人生走向低谷的开始。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十一日,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准备后,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十一月六日到达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