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虎牢关之战(第2/9页)

李世民觉得攻取洛阳很艰难,事实上王世充此时的处境更加艰难。虽然在与李世民的较量中,王世充获取了一些自信心,但是很快洛阳城里的状况又令他信心大减。

当时的洛阳在唐军的四面包围下,已经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

最初,杨侗为了防止李密的进攻,将居住在洛阳城外的居民迁入城内,使洛阳的人口达到三万户,而现在因为缺粮,竟然还剩下不到三千户,也就是说如果你当时推开洛阳城里十家住户的大门,只有一家住户里边有人,正所谓:十户九空。

除此之外,当时洛阳城里最值钱的东西不是黄金珠宝,而是高粱米饭。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洛阳1匹绢只能买3升粟,10匹布才能买1升盐。如此昂贵的物价,老百姓有几个买得起?

老百姓的日子苦,当官的日子也好不了哪去。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这对于平常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的官员们来说,无疑是困难的,所以官员中,也有不少饿死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尚书郎卢君业,死在水井里,居然没人收尸。

可以说,当时的洛阳已经不再是富丽堂皇的繁华东都,说它是人间地狱一点不为过。

二月三十日,王世充在洛阳外围唯一拥有的一个据点———虎牢关,被唐将王君廓攻陷。至此,李世民已经成功拔除了洛阳外围所有的据点,洛阳已经被李世民握在了手心里。

只要坚持猛攻,洛阳必破!李世民的嘴角逐渐露出了微笑,在他看来,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然而战场的形势真是瞬息万变,就在李世民即将攻陷洛阳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这个情报让李世民刹那间皱紧了眉头。

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正赶来援救王世充。

救星来也

其实,此前窦建德一直在等待。

一方面是等待李大师回来反馈的消息,如果李世民撤兵那是再好不过;另一方面,是等待彻底打败孟海公后,腾出手来专心解决东都洛阳的问题,到时如果李世民不撤兵,那就挥师西进,援救洛阳。

三月十日,经过艰苦的努力,窦建德终于平定了孟海公势力。

此时,窦建德已经得到了李大师被李世民扣留的消息,他隐隐地感觉到情况似乎不妙,这意味着李世民已经拒绝他撤兵的建议,而且他越来越感觉李世民是绝对不满足于仅仅平定洛阳的。李大师的一去不返,让窦建德明白,其实这是李世民的一种无声的宣战。

王世充之后,必定是自己。所以窦建德决定不再等待。

三月十六日,窦建德征发已经投降的孟海公部众八万人,配以本部兵马三万人,组成十一万大军,亲自援救洛阳。

窦建德征发孟海公部众去援救洛阳,是有很深的用意的。

一方面,孟海公刚刚投降,内心深处是否真的归顺,窦建德心里没有底,让孟海公的人跟着自己上战场,其实是想借此机会削弱孟海公的势力,因为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另一方面,带着自己的本部三万人,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孟海公在战场上来个临阵倒戈,至少身边还有人马可以调配。

由此看来,窦建德真是狡猾大大的。一句话,牺牲别人,保全自己,此乃政治斗争的根本法则。窦建德这么做是出于以上两方面考虑,此时他当然想不到,正是自己的这个决定,客观上为后来的刘黑闼起兵反唐提供了便利条件。

窦建德挥师西进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先后攻克了唐军把守的酸枣、管州、荥阳、阳翟等地,一通横扫后,与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辩兵合一处,号称三十万大军,杀奔虎牢关。

窦建德堪称飞速,但是此前虎牢关已经被唐军攻破,所以窦建德只能屯兵于虎牢关的东原(今河南荥阳广武山上),与唐将王君廓形成对峙。

窦建德驻军后首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板渚(今河南汜水镇黄河一侧)修筑工事,准备在虎牢关打一场持久战。

第二件事就是派人急忙绕道前往洛阳,给王世充打气。

毕竟自己现在已经被王世充拉下了水,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这个时候王世充万一顶不住投降了,那可真是麻子敲门———坑人到家了。

顶住!一定要顶住!等打败唐军,咱们两个人就可以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在窦建德看来,自己出马那是一个顶俩,王世充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将很快就会解决,现在大军压境,李世民以一敌二,该考虑撤军了吧!

窦建德前来增援的消息,让李世民觉得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人是屎壳郎拜把子———臭到一起了。

既然来了,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那就搂草打兔子———捎带脚,把你窦建德也一起灭掉,也省得我再发兵去河北打你。在李世民的脑海中,永远没有退缩两个字,即使是刀山火海,即使是狂风暴雨,依旧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