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悲情英雄(第6/8页)

“多谢皇上!我今后愿效犬马之劳……”

“嗨!玄邃说的哪里话啊?要是没有你,我能就这么轻易地进长安?哈哈哈!”

到现在为止,李渊还在继续吹捧李密,只是这次吹捧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吹捧李密等于是抬高自己。这就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李渊的热情接待,令李密一扫多日来的阴霾情绪。他相信这位本家大哥一定不会亏待自己,他甚至认为自己应该早些来到长安就好了。

实事求是地讲,李渊对待李密还是很不错的,不分君臣之礼,而且将自己的表妹嫁给了李密,封给李密的官职是光禄卿、上柱国,赐爵邢国公。但是在李密看来,这简直是让自己难堪。

光禄卿是个什么官职?掌管宫廷伙食的官,和当年孙悟空的弼马温的官职平起平坐。以李密的才能,担任如此官职,简直是用大炮打蚊子。

其实,李密应该明白,作为一方的霸主,他拥有的力量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和将领所能比拟的。换句话说,对于新生的大唐王朝来讲,李密可能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极具杀伤力,李渊对此,必须要防备,所以最初的时候,不可能重用李密。

但是,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骨子里李密还是那个高傲自负的李密,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很快,失落感就悄悄地涌上李密的心头。最令李密不能容忍的是,那些位高权重者,居然向他索取贿赂。对于索贿者,李密是不买账的。我做瓦岗主帅时,不知有多少人想要巴结我。现在你们这些人居然想让我行贿,两个字———姥姥!

不可否认,李密有谋略、有才能,可是比起李渊来,他缺少的是政治经验,大家想一想当年李渊是怎么贿赂那个专使的。而李密却看不透官场人心,当初他没有选择东山再起,如今又不愿默默无闻,这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此刻,在他的脑海里开始萌生了反唐的念头。让李密彻底下定决心反唐,是因为一件事情:徐世降唐。

当初李密因为猜忌、隔阂等种种原因,没有去黎阳投靠徐世,而是来到关中投靠李渊,但在唐朝人看来徐世还是李密的部下,而且黎阳粮食充裕,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李渊决定招降徐世。

当时跟随李密一起降唐的魏徵,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在魏徵的努力下,徐世表示愿意降唐。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徐世耍了个手腕,他把黎阳的土地人口册献给了李密,然后以李密的名义再上交给李渊。

徐世的这个做法,是想为自己捞取一个忠君的名声,毕竟自己还是李密的手下。他明白以李渊招贤纳才的秉性,这比捞取个一官半职要值得。同时这样做也会让李密很有面子。他的这个做法,得到了李渊的肯定,李渊给了他很高的封赏和荣誉,并且赐姓“李”,改名李世。

李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做法会把李密推向深渊。因为他献土地人口册给李密,意味着还是把李密当做唯一的领导,而且当时在山东地区和李世一样的大大小小的瓦岗头领,还有很多,在李渊看来,这些人如果都把李密视为唯一的领导,即使以后都归降了唐朝,也是不稳定因素。

李密的势力实在过于强大,李渊越发感觉到李密是埋藏在自己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自此,李渊开始处处排挤李密,不排除那些向李密索贿者,就是李渊安排的。

处处遭受排挤,使李密的心情一落千丈,又想起自己曾经的部下李世如今被李渊争取了过去,李密的不平衡达到了极点。

选择沉默吗?不!那当然不是李密的性格。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密决定反叛。

当然,自己身处长安之中,反叛是绝没有希望的。为此,李密想出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

一天,在上朝的时候,李密对李渊说了一番话:“皇上!臣等在长安未建寸功,内心实在是过意不去,如今山东地区有很多臣的老部下,臣恳请皇上让臣前往山东,去招抚这些人,让他们归降我大唐,一展我大唐国威!”李渊的反应是:同意。没有丝毫的犹豫。

难道说李渊就这么轻易地相信李密的话吗?李密想反叛的念头,李渊知道吗?我觉得,应该有所察觉,但没有证据。

所以这次李密恳请前往山东,李渊是以不变应万变,李渊也知道以李密心高气傲的秉性,是不会久居人下的,这次出使山东,恐怕是一去不复返。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圈套

武德元年(618)十一月二十九日,李密再次整装出发,前往山东。

也许是李渊已经预料到李密即将反叛,临走之前,李渊对李密语重心长地说:“玄邃此去山东,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曾经有人在我面前说过你的坏话,叫我不要派你去山东,但是朕真心对待兄弟,别人是不能离间咱们的!”应该说李渊的这番话很真诚,为了表达对李密的信任,李渊还让王伯当和李密同行。但同时这番话也是警告。可惜,李密很不真诚。他只说了一句话:我速去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