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勤王之征(第3/6页)

能顶多久是多久吧,也许援军就在路上。

此刻,云定兴和李世民正带领着援军,飞速地赶往雁门。但是,他们手里只有一万人。

一万人?加上雁门城里的隋军最多只有四万,而突厥人却有十万大军。

这个仗怎么打?难道和突厥人硬碰硬地干一场?还是等其他地方援军到齐后,大家齐心协力地和突厥人火拼一场?不过到那个时候,相信他们的皇上杨广同志早已经成了俘虏。

云定兴犯难了。幸运的是,他的身边有李世民。看到云定兴的脸上显出了难色,李世民说:

“将军,是否为解雁门之围发愁啊?”

“是啊!突厥十万大军围困雁门,而我们现在只有一万人,无异于以卵击石啊!可是如果等到各地援军都到齐了,再解雁门之围,恐怕那个时候,皇上已经……”

“将军,卑职有一计,不知当讲否?”

“哦?请讲!”

“我认为始毕可汗敢带领十万大军围攻雁门,正是看到了我们各地的援军仓促不能增援,所以才如此猖獗。我军应该摆开阵容,白天挥动全军大旗连续不断,晚上鸣钲击鼓,全军将士大声喧哗。始毕可汗必然认为我们的援军都已经到齐了,肯定不敢恋战。”

云定兴听李世民说完,用一种钦佩的眼光看着他。

“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李世民采用的是一种“扯虎皮,拉大旗”的疑兵之计,但就是这个计策,还真把突厥人忽悠住了。

始毕可汗决定暂时停止围攻雁门,原地驻守。

但是想要让突厥人撤军,却没那么容易。

就在这个时候始毕可汗突然接到一封信,送信的人是义城公主派来的使者。信中写的是:北边有急!不能不撤了,隋朝的问题可以以后慢慢解决,但是老窝要是让人端了,那可真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无家可归。

撤!

突厥人就这样一窝蜂地撤走了。

杨广安全地回到了太原,接下来就是向全国发布“雁门大捷,歼敌无数”之类的消息,以示庆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套路),再接下来就是犒赏三军,兑现自己的诺言。李渊因为勤王有功,官升一级,升迁为右骁卫大将军。

杨广,这次我救了你,是为了我自己!下一次,你将没有那么幸运。

杨广很有才

时间进入了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也许是让农民起义军折腾得不得安宁,或是上次雁门被围受到了惊吓,自从回到洛阳后,杨广吃嘛嘛不香,晚上睡觉时居然让宫女们在身边唱着“狼来了,虎来了,马猴背着个鼓来了”之类的歌谣才能入睡。

典型的惊恐症表现。

看来洛阳是不能再待了,杨广决定前往江都(扬州)去“疗养”一段时间。其实准确地说是被迫逃往江都,因为北方除了长安、洛阳等几个大城市外,其余的地方都被反隋力量所控制。到了江都可以让杨广稍微喘口气,组织军队继续顽强地抵抗。

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杨广将自己的禁军都投入了战斗,不可谓不下本钱啊!但是,江都对于杨广来讲,注定是个不祥之地。在不远的将来,命运将让他永远定格在那里。

江都的天气实在是心旷神怡,杨广的心情好了很多,他忽然想到了李渊。杨广现在的感觉是,对李渊一方面比较信任,因为在雁门之战中,李渊第一个派兵勤王,表现突出。但是另一方面,杨广又忌惮李渊手中的兵权,要知道杨谅、杨玄感手中都是握有重兵的。

解除李渊的兵权吗?如果解除李渊的兵权,那谁还敢给自己卖命,那么多农民起义军谁来料理,何况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突厥人。不解除的话,终究是心腹大患。

杨广皱紧了眉头,如何才能限制李渊呢?

杨广忽然想到了曾经给他带来惊吓的突厥人。他眼睛一转,计上心来。

“诏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留守,率太原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回击突厥。”

在杨广看来,他作出了一个绝妙的安排。

王威和高君雅是杨广的心腹,把他们俩安插在李渊身边,可以随时监视李渊,而且可以分解李渊的一部分兵权。另外让李渊回击突厥,一方面师出有名,可以报雁门之战的一箭之仇,另一方面只要开战就会削弱双方的力量。至于王仁恭嘛,你驻守马邑,回击突厥是你的工作职责所在,所以跟着李渊一起上吧!

周密!绝对周密!杨广还是很有才的。可惜他这个命令适合智商在他之下的人,而李渊的智商恰恰在他之上。

扯虎皮,拉大旗

当王威、高君雅带来杨广的诏书后,李渊一下子明白了杨广的用心。

好个一石二鸟啊,还安排人监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