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聂士成:最后一位传统名将之死(第6/8页)

回到军营,山口素臣向大家嘲笑了一番其他各国军队的胆小。然后宣布:日军打头阵,提前发动进攻!

8月5日,冒着小雨,在我们熟悉的凌晨2点,1万名日军出动了,他们没有吹号,没有训话,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很重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就像一群鬼魅一样安静,又像一群机器人那样整齐划一,向北仓防线摸近。一小时后,日军到达主防线前,每个士兵的手上都拿着那张标注地雷布点、战壕位置和炮位的情报图——也就是说,情报图被日军又手绘了1万份,山口素臣下令:小心绕开地雷,绕过战壕!全军又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绕过地雷区和战壕,摸到了大炮阵地前!

山口素臣下令:全军注意炮位,冲锋!原来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哥萨克骑兵去“佯攻”,偷袭和出其不意本来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裕禄和马玉崑苦心修建的地雷和战壕失去作用了,本来以逸待劳的大炮也没了什么作用,双方又变成了面对面的冲锋战和反冲锋战!而这又是日军最拿手的,反正他们也不要命。裕禄和马玉崑听闻日军已经摸进了阵地,大惊失色,亲自督战。然而,无论清军如何反击,日军总是保持着进攻的态势,他们的冲锋从不停歇!

双方苦战12个小时之久,天黑了,熟悉的一幕也出现了:久战不胜的清军信心终于开始动摇,有人开始逃离战场,接着就是大面积的溃逃!挤在清兵当中,裕禄和马玉崑也狼狈逃出。

日军仅仅以伤亡300人的代价,攻下北仓!其他七国的军队呢?他们的行动要比日军迟缓很多,基本就没帮上什么忙,只是来看了一场热闹而已。

而日军并没有停下来,他们是战争机器,是不要休整的,趁着夜色,又马不停蹄地攻向30多里以外的第二道防线——杨村防线。杨村防线是刚刚从山海关赶来不久的宋庆负责驻守,它自然没有北仓这样浩大的工事了,主要依靠津芦铁路路基作为天然掩体,阻截八国联军。

其他的七国军队见日军已经冲向杨村了,只好又上气不接下气地跟在后面。

在北仓之战中,日军的提前行动已经让其他七国军队大为不满。日军首攻北仓,头功自然也是属于他们,战利品也要分得多一点。不过其他七军最不满的倒不是这一点,而是他们也发现了清军极为坚固的防线也能如此轻易被击溃,这给了这些欧美人很大的刺激,他们也决定——抢功!八国军队都冒着大雨,争先恐后地向杨村进军。

他们又分成了两路,大家都知道日军太爱单独行动又神出鬼没,就连平时关系很好的英军美军也不愿意和日军在一路。就这样,日军成了单独的一路,而其他七国军队乱哄哄地挤在另一路。

这30多里长的路程,正印证了那句话:乐极生悲。

俄军中的哥萨克骑兵冲得最快,很快将其他各军落下了一截,而落在队伍最后面的不出所料是英军——也就是雇用而来的印度兵和孟加拉兵,拿钱来打仗的嘛,自然是将危险留给别人,安全留给自己。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最紧张的,时刻都在担心清军和义和团会不会从黑暗中冲出来,结果自己的性命。

黑暗中,队伍最后的孟加拉骑兵不知道是精神紧张还是眼神不好,他们竟然把队伍前方正低头往前冲的哥萨克骑兵当成了清军,赶紧几发炮弹打过去,却没有击中目标(兄弟你能不能瞄准啊)。被溅得一脸是泥的哥萨克骑兵恼怒地冲回来,告诉他们:自己人,不要乱打炮!

孟加拉兵哇啦哇啦地说了半天,哥萨克兵还以为嘲笑他们满脸是泥,狂怒不已,抽出战刀要把孟加拉兵砍成肉酱。

一旁的美军只好出来当了个和事佬,强调“团结要紧”,“we are a team,we are a team”。以冲动著称的哥萨克兵总算是止住怒火了,队伍继续向前。

接近杨村时,美军开始在侧翼行动,而早已杯弓蛇影的孟加拉兵竟然又以为侧翼出现了清军,于是又是几发炮弹打过去(大哥您真是无药可救啊),这次美军再没有心情说“team”了,因为这一次,孟加拉兵竟然——打中了!

美军当场被炸死8个!而他们还来不及发火,另一侧的炮弹又打过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发炮的是在另一侧翼行动的法军,法军本来已经跑出去很远了,听到炮声,还以为遭到了清军的包抄,于是赶紧调转炮口向这边的美军发炮!唉,又死了几个。

倒霉透顶的美国人只好打出信号弹,证明自己的身份。刚刚强调了team,也不好发作,只好自认倒霉。

8月6日,进攻杨村的战斗打响了。在七国军队的这一路,他们也是分头行动的,俄军攻左路,英军居中,美军攻右路。右路的美军刚刚被炮击,一股气没地方撒,他们迅速突破铁路路基防线,冲进铁路后面的村庄里——这个时候,倒霉的事情又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