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东南互保”:大臣的算计(第4/9页)

而英国人在“互保”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对他们最重要的利益中心——上海,还是不怎么放心,他们从香港调遣了近3000名印度兵进驻上海,既然老大有这一步,其他国家也纷纷派遣各自的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登陆。所以,虽然签署了“互保”协议,但上海仍然是有洋兵的。

对于洋人们来说,“东南互保”本来就只是拿来救急的合同,后来,当八国在北方的战局已占绝对优势时,他们对“互保”就没那么热情了。再后来战争结束,总督们都想再和洋人“续约”,以便让洋人的军队再也不能进入领土,不过各国政府也不傻,他们断然拒绝。

很显然,“东南互保”虽然是一群总督在前台唱戏,但它的主要策划人和主要推进者都是盛宣怀,无论是签协议还是保障执行,盛宣怀都起了“居中调停”的作用。其实在老盛的计划里,“东南互保”还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案,盛宣怀原本计划还是“全国互保”——和谈。只是在慈禧已经开战的情况下,新的和谈与过去的和谈有点不同了。

当慈禧开战之后,盛宣怀曾向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建议:分三步。第一步,各省响应慈禧战争动员的号召,但以“矫诏”为出发点,组建“勤王之师”。刘坤一和张之洞等人坐镇东南,稳定后方,由山东巡抚袁世凯统率“勤王之师”进京“清君侧”(清除端王集团)、“护两宫”(其实就是把皇权抓到手里);第二步,由李鸿章迅速北上,以朝廷的名义直接与各国政府和谈,实现停战和稳定。

这第三步,才是盛宣怀策划的关键核心,那就是到了那时,李鸿章就不再是什么两广总督、直隶总督了,而是取慈禧而代之,参照洋人的国体、政体,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总统”!

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不愧为一个经天纬地、投入产出比无比丰厚的“商业计划书”,只可惜真正愿意当“风险投资人”的只有盛宣怀,刘坤一、张之洞和袁世凯都认为这个方案太冒险,北洋舰队和淮军覆灭前,李鸿章或许还有希望,现在还有多少人会接受一个签了《马关条约》的“总统”?刘张袁只是暗中约定:如果将来洋人攻陷北京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遭遇不测,他们再行动,并推选李鸿章当“总统”。于是盛宣怀的“互保”也就只有东南区的“互保”,没有全大清的“互保”了,而其他各种势力促使李鸿章当“总统”的故事,我们还将在以后专门讲述。

这就是“东南互保”的主要过程。在我看来,如果站在“大清国”的立场,它既谈不上“爱国”,也谈不上“叛国”。“大清国”在这里是缺场的,汉党集团在另起炉灶,而端王集团通过义和拳之口高喊出来的“爱国”,只不过是政治野心和权谋。从本质上说,“东南互保”是汉党集团对疯狂的满党集团的一次强有力的反击,但这种反击不是为了要帮助朝廷渡过难关,而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区别只是满党挟义和拳以自重,而汉党是挟洋人和洋务运动以来的经济实力以自重。满汉两党内部都已经结成了更加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要撼动他们的利益,简直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东南互保”正是朝廷世袭权贵和经济新贵党争达到顶峰的产物,也将是朝廷权威走下坡路的分水岭!

在两大利益集团因面临战争而争斗最为激烈的时刻,慈禧终于再也无法以“大清”来维系他们了,虽然满党一门心思“向后转”,但其实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而汉党虽然会竭力阻止“向后转”,但他们也不是真正“往前看”(1898年扼杀戊戌变法就是明证),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到庚子事变,大清国走向的是另外一条歧路:它既不是新的体制,也不是旧的体制,而是一种非新非旧的体制。国家名器已失,法度已废,权杖不再——这是“不旧”的表现,而它的体制又与近代文明严重不适应,在这不新不旧之间,大清该何去何从?

皇宫里的慈禧比较郁闷了,她硬着头皮开战,东南却已经“互保”了。总督们自然不会派军前来京津接济,援军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刘张二人毕竟和李鸿章不同,他们没有李鸿章那么牛,又是在“互保”协议的白纸黑字上签了字的,如果将来慈禧追究,恐怕也逃不了干系。他们不能将慈禧的战争动员令违抗到底,他们自己不派兵,却“借”了一些兵(500名士兵)给朝中的另外一个大臣,鼓动他积极带兵北上,这就是因义和拳问题而被撤职的前山东巡抚——李秉衡。

李秉衡带兵北上的故事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现在,慈禧不能指望东南的总督们派援军,还有一个人是可以指望的,说起来他也是汉党阵营里的人,但他也是武卫军右军的统领——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