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怦然一声(第7/8页)

14日下午,弹药库和汽油库被炮弹击中。随著巨大的爆炸声,蘑菇状烟云被烈焰托上天空。一些人惊叫起来:原子弹!原子弹!美国扔原子弹啦!

太阳逃遁,月亮无光,大地震颤、热浪灼人。尸体与瓦砾堆叠,断璧与颓垣对称,天与地弥合,血与人晖映。

9纵27师是14日晚涉过女儿河的。

迎面大火熊熊,山峦、大地、河面一片通红,一排排炮弹落在河里,溅起满天血。

进到菊花街,师长和政委蹲在路边弹坑里指挥战斗。作战科长大声喊:王参谋,找间房子,设指挥所——快!

王继武推开几家屋门,没见到一个活人。前边有排房子,进去一看,一屋子女人,趴著躺著,一动不动,怎麽喊也不应声,也不知死活。一张张脸被火光映得通红,刻在他记忆中的却是煞白。後来得知,都是窖姐儿。出来撞上个大个子,浑身血糊糊的,用支长苗盒子敲打王维武肩头,让他“快冲”。好一阵口舌,弄明白是7纵一个营长。全营就剩他一个人了,打懵了,不知怎麽闯到这里来了。

王继武老人说:那一仗下来,老熟人一下子就没了那麽多。

黄达宣老人说,他带1连从车站东边两洞桥冲进去时,烈士遗体都抬下去了。路上都是帽子、鞋,血和碎肉红乎乎的,黏脚。

林彪面前那张地图,代表各纵队攻击方向的一个个箭头,都是红色的。

所有战役和战斗示意图,只要能够用颜色表示,共产党军队退却和进攻方向的箭头全是红色的。

确实应该用红色表示。

当所有红色都聚到同一点时,锦州这扇关东的大门,就抨然一声关闭了。

国民党在黑土地上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骨牌,倒了。

国民党在大陆上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骨牌,倒了。

注释:

⑴《毛泽东军事文选》,476页,⑵《辽沈战役亲历记》,75页。

⑶⑷《中共党史资料》,第9辑,242、232页。

⑸同⑴,454、455页。

⑹同⑴,57页。

⑺同⑴,472页。

⑻同⑺。

⑼《党史资料研究》,1986年第1、2期,25页。

⑽《林彪元帅军事论文选集》,155页。

⑾同⑽,75页。

⑿同⑴,496页。

⒀同⑴,459页。

⒁同⑴,466页。

⒂同⑴,496页。

⒃“李”为1纵司令员李天佑,“梁”为政委粱必业,“曹”为副司令员曹里怀,“杨”为参谋长杨尚儒。

⒄“黄”为6纵司令员黄永胜,“赖”为政委赖传珠,“黄”为参谋长黄一平。

⒅6月3日,朱德致电军委:

我看了李天佑、黄永胜两纵队的电,长春还是可能打下的条件多。1。敌人正规军不到六万,其他警察、宪兵、自卫志愿兵等二万八千人,正规军中只有两个师比较坚强的,志愿军中政治上要拚命,军事上是混杂的,比较差的,督战虽严,打混乱时即不生效。2。援军甚远,我军可以打援,即围城打援亦有利。3。敌守孤城,粮、弹、人的补充靠飞机,不能持久。4。我军兵力优势,後方接济便利,部队技术有相当的学习,有相当攻城经验,有相当的家务,如果有二十万发山野炮以上的主炮弹及重、轻迫击炮弹,炸药三十万斤,手榴弹二百万个,即可能打开。再准备伤亡三万以上的人。5。攻坚即强攻,打城军不在多,两个纵队及几个独立师能攻能防敌人反攻即够,其馀的可打增援部队。打的办法是用坑道为第一,用技术、炸药、手榴弹,抵近射击,以各种炮为主,以工事对工事,进一步巩固一步,做好工事再进,如攻到纵深处,将敌人分割或屁乱後,敌人坚强性即减少,也有可能投诚的。6。李纵攻过四平有经验,但遇著顽敌抵抗,即估计艰难些。长春与四平不同点,即敌士气不如以前旺,质量也差些。黄纵估计可能打开,即损失代价要大。7。攻城必须先有计划,收集各种专门炮、工人才,组织指挥所,必须要用攻城战术,实事求是地、一步一步地进攻,带一种学习态度,决不可性急。准备两月、三月打下,也算是快的。只要是土质城底,又无城墙,是可能打下的。8。再一种攻法是长围,在一定的圈子内,围死他,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9。这两种攻城战术:强攻与长围。如有家务,可采取第一种。打久了第二种也出现了。如家务不大,攻一城将炮弹、炸药耗尽,一时难补充,则不如打野战。打长春要看家务大大小来决定。

⒆同⑴,497页。

⒇同⑴,469页。

(21)《藩阳军区历史资料选编》,166页。

(22)杨国庆,白刃著:《罹荣恒在东北解放战争中》,163页。解放军出版社(1936年)。

(23)(24)《阵中日记),1010、1012、1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