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黑土地之狐(第7/7页)

但这只能算做推测,而不能定论。

另一件事是确确实实的。

大洼战斗后,林彪住在八面城。一天上午,来个女同志。穿套灰布军装,中等身材,25岁左右样子,梳着短发,朴实,大方,清秀,端庄,走得汗涔涔的。进院子正好碰上季中权,停住,问:林师长在这儿吗?季中权老人说,几天前,辽西军区政委陶铸来过。陶铸和林彪谈话时,他恍恍惚惚听到一个女人的名字,好像是延安鲁艺的,在辽西军区工作。可能是陶铸告诉林彪,说她也到东北来了,可能是陶铸让她来的。

两人谈得很亲热。林彪讲,女人静静地听。女人讲,林彪静静地听。林彪的话从来没有那么多,表情也从来没有那么舒展,丰富,苍白的脸上甚至泛出点红晕。中午,林彪破例让加了两个菜。饭后又谈了个把小时。临走,林彪送到大门口,直望到那女人的身影消逝了,他还在那儿站着。

林彪好像谈兴未尽,一会儿又踱到季中权那个小屋。伸手从桌上烟盒取出支烟:小季,洋火呢?抽了两口,呛得咳嗽。掐灭烟,踱着步子,又和季中权谈起来。话题是:人类的生产,生殖和生活。

季中权老人当时的感觉是:今天的林彪怎么不像林彪了?这个女人再也没来过,林彪也再没提起过她。

他们曾是一对恋人吗?是什么东西使他们走到一起?又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分开了?只有他们知道。

在哈尔滨南岗叶群住处前面一栋楼里,原延安某学校一位40多岁的校长,“娶”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她每天上班走了,就把小丈夫锁在屋里。

叶群曾嘲笑那位校长:锁头就能把人锁住吗?可她和林彪的结合就是喜剧吗?“黑土地之狐”林彪的幽默,是把从年龄到资历都比他大的杜聿明、陈诚和卫立煌一个个打下马去,3年功夫就把黑土地变成了共产党的天下——连共产党人自己都觉得这未免快了点。

这是历史的大幽默。

并不是随便什么是都能“永远健康”的。

温都尔汗一声轰响,“永远健康”又爆出个大幽默——就像一剧荒诞派戏剧的大幽默。

注释

① 笔者很需要闯关东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历史资料。据说某处有。好费口舌,人家说“没有”,又说“不能看”。

② 丹东市史志办公室编印(1986年):《新开岭战役文集》55页。

③ 《萧劲光回忆录》,343页。

④ 吉林日报社《文摘旬刊》精选合订本(1986年),第1集,27页。

⑤牋在东北,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的代号,依次为“101”、“102”、“103”。在非正式场合,“101”一直被叫到“九·一三”前。

⑥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38页。

⑦ 即萧华、江华、程世才和罗舜初,依次为辽东军区政委、第二政委、司令员、司令员兼参谋长。

⑧ 《林彪元帅军事论文选集》,202页。

⑨ “赵”即四野参谋长赵尔陆。

⑩ 《毛泽东军事文选》,322页。

七、血液是胜利的代价

从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共产党军队在全国各个战场歼敌112万人,开始了战略反攻。

1947年5月13日,初步掌握了主动权的东北民主联军,在黑土地上率先转入对国民党的战略性反攻。

攻击!攻击!再攻击!从三伏天一直攻击到三九天。

共产党跑,国民党追,共产党好像生来就是挨打受气的命,追的和被追的都已经习惯了。一旦调换了个儿,那世界立刻就为之改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