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摩天岭阻击战,清军唯一一次胜仗(第2/4页)

对于清军的反攻,这是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因为自开战以来清军还没有过一次反攻,日军以为清军只会防守和逃跑,而他们已经被聂士成的运动战调动得相当疲惫,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宿营地睡得很香。

晚上,聂士成亲自率领的偷袭队出发了。他们埋伏在日军兵营前,伏在雪地里,等待最佳时机。身上盖满了雪,结成了冰,北风迎面而吹,没几分钟身体便开始冻僵,但谁也没挪动或者出声,所有人都一动不动,静悄悄地等待发起攻击。

凌晨两点,日军哨兵的防备开始松懈。“攻击!”聂士成从雪中一跃而起,带领队员向最近的营地帐篷发起了冲锋,正在熟睡中的日军做了枪下之鬼。清军然后冲进另外的帐篷,继续格杀!

被惊醒的日军士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争相逃命。等他们长出一口气终于逃离营地,认为到达安全地带时,事先接到聂士成通知的依克唐阿早已埋伏在此,大军再次冲击格杀。自开战以来,清军从来没有如此痛快淋漓地杀过敌,所以他们都无比勇敢,将复仇的子弹一排排射进日军的身体。整个战地杀声震天。

日军终于崩溃了,他们连滚带爬地后退几十里,竟然又一路逃回了凤凰城!

摩天岭阻击战是甲午战争中清军对日军的唯一一场重大胜利,这场胜利是聂士成取得的,而也有左宝贵的功劳,聂士成继承了左宝贵在平壤战场上的英勇,更总结了战争的智慧。聂士成可以告慰左宝贵的英灵了。

夜空下,摩天岭的大雪中,聂士成久久站立。英雄远去,英灵不散!

日军第三师团误入清军包围圈

山县有朋终于明白,他面对的是一支与以往清军完全不同的队伍。这支清军已经学会打仗了。看来聂士成是很难战胜的,山县有朋决定:改道,走海城!

但是,改走海城又不能把凤凰城丢下,必须留下一支军队防备聂士成的反攻,于是山县有朋作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分兵。命令第五师团继续留守凤凰城,而第三师团6000多人孤军深入,长途奔袭海城,打通从凤凰城经海城进入辽阳的通路。

山县有朋这个命令是没有经过大本营同意的——不是山县有朋没有上报这个命令,而是大本营根本反对这样做。大本营的意见是:鉴于已经进入了严寒时节,应该放弃冒险进攻,继续留守凤凰城,等待第二年天气暖和了再进攻奉天。

但是山县有朋把大本营的这个严令丢到了一边。他的这个冒险的决定,实在是为了兑现夸出去的要在奉天过年的海口。

11月28日,第三师团孤零零地向海城进发了。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极端不利的条件——寒冷。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南方人在冬天去东北出差,到饭店了想喝啤酒,于是他对服务员说:“给我拿瓶啤酒来!”

“请问是要冰冻的还是要常温的?”服务员问。

这人大怒:“这么冷的天你还要我喝冰冻的,当然是拿常温的来!”

“冰冻的零下1度,常温的零下十几度。”服务员很淡定地回答。

6000名士兵就在这样刺骨的寒冷中出发了,这么冷的天,要是有一件羽绒服该有多好啊,哪怕有件毛衣也行啊。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

由于补给运输的问题,能穿上军大衣的都还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兵都还穿着裙子(日式夏服裙)。

既然穿不暖,能喝口热水吃口热饭也好啊。不好意思,也不行。随身携带的饭团子,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温度中,产生了个特点就是硬度很高,一口咬下去,“咔嚓”一声,半颗牙掉了。至于喝热水,没柴火烧。那么喝生水?所有的河流都冻上了。水是没得喝的,只能抓把雪吃。

从凤凰城到海城的路上经常是渺无人烟的山野,到了晚上,睡觉就是找点枯草来(不一定找得到),大家抱在一起人体取暖,第二天醒来雪已经埋到脖子了。

大批的士兵和战马冻成重伤和冻死。其实这伙人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另外两个兵种的士兵。

由于大家都不识路,工兵就需要去探路。鞋子踩在坚硬的冰面上,很快就磨破了,双脚鲜血直流,然后很快结成冰块。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探路,还要负责在坡道地方打扫积雪;遇到结冰的河流,需要去找沙土洒在冰上防滑。而抬着大炮的士兵是不能踩着冰块过河的,这时候工兵就要破冰架桥,架桥要看运气,并不是每个过河的地方都适合架桥,这时候工兵就只能用铁棍将冰块敲碎,让炮兵抬着大炮,从冰水中过河。

当时过一条稍宽一点的河,要花上三四天的时间。而行军最艰苦的时候,一天只能前进三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