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第3/4页)

李鸿章把胜利的消息上奏朝廷后,又附带陈述了他的这些军队围剿捻军以来,驰骋追逐敌人走了很多省份,辗转战斗了很多年,每天要行军一百里,还必须忍受饥饿、忍耐寒冷,还要忍受别人的谗言、别人的讥讽,经历了很多人生从未有过的苦困的境地。刘铭传、刘秉璋、周盛波、潘鼎新、郭松林、杨鼎勋等人多次申请离职,李鸿章请求朝廷允许他们稍微休整一阵子,不要把他们再调到远处服役;并以积劳成疾的理由为刘铭传代请假三个月。从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正月开始,张宗禹率领的西捻军大部队突然从山西渡黄河向北,逼近北京城下,震惊北京。初七、初八,朝廷屡次命令刘铭传和善庆等步兵、骑兵营迅速奔赴河北剿灭西捻军。李鸿章因为刘铭传因病还在休假,不忍心立刻把他调过来,于是就率领周盛波的盛传马步十一营、潘鼎新的鼎字军全部,以及善庆、温徳克勒的骑兵部队,陆陆续续地向下一站进发,从东阿渡过黄河,命令郭松林、杨鼎勋整顿大部队,之后再跟着一起前进。

与西捻的这场战役,跟东捻那场战役相比有更困难的地方,一个原因是黄河的北边都是平原,没有高大的山脉和宽阔的河流限制阻碍敌军。张宗禹非常狡猾,了解官兵,他流窜骚扰北方的平原地区,抢了很多马匹,忽来忽去,飘忽不定,瞬间就能出现在百里之外。政府想要设置一些土围子来困住他们,但是地势不合适,而且他们有了任柱、赖汶洸的前车之鉴,一见到政府要设立障碍围捕他们,就立刻拼尽全力冲出去,不给政府官兵留任何机会修筑工事,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第二就是淮军的所有人都是南方人,渡河来到北方,习惯和这边不一样,风气和习俗跟北方人差别很大,南方人的性情、口音和北方人都不一样,而且吃米的饮食习惯也跟北方不一样,马队少,喂马吃的麸料还短缺,这是第二个大的困难。于是李鸿章开始使用坚壁清野的办法,认为“前边的任柱、赖汶洸这些贼寇,在中原的好多省份流窜,害怕墟寨超过害怕政府官兵。河南的东边、安徽的北边,民风强悍,被捻军迫害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所以逐渐修筑墟寨,因此捻军到了那边也是经过一下就走掉,不能长久停留。近些年来湖北、陕西被骚扰得最厉害,因为那里一向没有墟寨,现在开始筹划修筑来不及了,捻军才得以在那里盘桓,贪婪地掠夺,使得他们的气势越来越嚣张。直隶、山西两个地方从来没有土匪的祸患,民风淳朴怯懦,不知道修筑墟寨防守。张总愚本来就极其狡猾,又是出身于穷困的盗贼,南边有黄河阻挡,他便在黄河以北到处横行,他到过的地方,百姓都惨遭蹂躏,受到很大的惊吓,这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实在是可悲可叹的事情。(中间省略)自古以来带兵打仗,一定要进行双方各方面实力的对比。捻军不一定比政府官兵强大,但是他们马匹多,而我们马匹少,自然他们就有我们赶不上的优势;他们可以随处任意掠夺粮食,我们只能在当地购买粮食,贼寇经常可以吃饱,但是政府官兵常常是要挨饿的,这方面我们又比他们差。今天想要断绝贼寇的粮食来源、马的来源,只能是苦口婆心地规劝,严肃地告诉河北的乡绅和村民抓紧时间修筑坚固的墟寨,一听到有什么风吹草动和危险信号,就把粮食、牲畜等藏起来,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家,又能把反贼置于绝境”等等。西捻的平定,确实有赖于这条政策的实施。

四月的时候,李鸿章上奏皇上请求让刘铭传统领全部前方的抗敌将士,朝廷同意之后催促他赶紧行动,李鸿章命令淮军和直隶民团、山东的民兵一起,沿着黄河和运河,修筑长墙沟壕来逼迫敌人。李鸿章选派各部队轮流攻击敌人,倒替休息,那些追击了敌人很久、又累又乏、必须休整的部队就在运河的东岸选择有利地形扎营,驻扎在那里,等到捻军接近的时候,立刻起来迎战,反击他们,改剿为防。李鸿章又派张曜、宋庆分别驻扎在夏津、高唐一带,程文炳驻扎在陵县、吴桥一带,为运输和防守做掩护。左宗棠也派刘松山、郭宝昌等部队,在从连镇北边到沧州一带的河流的东岸分别驻扎,和杨鼎勋等部队在战斗中互相接应御敌,这一切都安排好之后就开始进攻围剿捻军。

五月的时候,一股捻军向西北逃窜,各部队分别阻击他们,多次获得胜利。李鸿章于是趁着黄河水上涨泛滥的时候,缩小了包围圈,把运河当作外面的包围圈,而把恩县、夏津、高唐的马颊河,截长补短,作为内部的包围圈,把窃贼逼迫到西南方向,一层一层设置圈套。五月到六月中旬的时候,各部队依次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的气势迅速衰落,投降的和散落的渐渐多了起来。六月十九日到二十二日,政府军队乘胜追击,每次战斗都获得了胜利。二十三日,张总愚渡河向西南方向逃亡流窜。二十四日,从平原逃向高唐。二十五日,潘鼎新追了他们一百二十里,冒着大雨到达了高唐县。这时候捻军已经逃向博平、清平一带,想要偷袭运河,但是政府官军早就在马颊河西北岸修筑了长墙几百里,足以困住捻军了,等到捻军发觉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埋伏的地方,可以逃跑的地方越来越狭窄,马上就要陷入绝境。那时候各部队已经追了很久,疲劳乏累,于是李鸿章就派刘铭传率领生力骑兵前来参战,官军的士气顿时大振。二十八日,他们把敌人围困在黄河、运河之间的狭小地区,刘铭传调集骑兵、步兵进行攻击,追出去几里地。捻军恰好遇到东边来的郭松林的部队拦住他们的去路,又恰好赶上河道分叉,水流湍急,河里有泥,很容易陷进去。刘铭传、郭松林两军的马队有五六千人,交叉合作,一起对敌人进行攻击,擒获和斩杀的敌军数都数不过来。张总愚仅仅带着手下的十个人向北方逃跑,很快便投河自尽。西捻军被肃清了,中原恢复了和平。当年八月,李鸿章进京觐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