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计伤亡(第3/5页)

沈从云无奈的耸了耸肩膀道:“克泽,战局的事情,就拜托您盯着吧。”

“沈,可能的话,我打算亲自走一趟沈阳。”克泽低声道,沈从云听了想了想道:“可以,不过你还是等上几天吧,我们一起去。”

沈从云说着匆匆出去,刚到院子里,看见赵星龙站在轿车跟前,低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沈从云的脚步声让赵星龙抬起头来,一个敬礼后快速迎上来,急促的低声道:“侦听处得到截获了俄军的电报,丹东俄军能战斗的人员现在不足一个师,向俄军主力求援。另外俄军大本营给太平洋舰队发了封电报,内容是命令太平洋舰队能冲破我军的封锁,逃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同时,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分舰队南下接应,具体时间目前还没有定,我侦听处正在密切的监视中。另外,彼得堡传来确切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下令,以黑海舰队为基干,组成一支舰队增援太平洋舰队。”

沈从云听到这个,不由的露出微笑来道:“干的漂亮,立刻把消息转达给总参和海军。”

沈从云说着低头上了汽车,出了总参的大院。坐在车里的沈从云,想到历史上日俄战争时,俄军舰队增援的事情,不由的露出得意的微笑来。英国人和美国人,打的算盘就是利用中国,彻底的断了俄国人在远东扩张的脚步。苏伊士运河一封锁,俄国舰队只能绕到好望角,绕大半个地球才能来到远东。到时候就是疲惫之师,收拾掉他们以后,这场战争就算是基本能结束了。

国家和国家之间,永远都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点沈从云穿越之前就深刻的认识到了。美、英、德这些国家现在是利用中国,未来的结局,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实历史上日本在日俄战争后的崛起,最终成为了美国人在太平洋上主要对手。

历史总是会有惊人的巧合出现的,现在的中美关系相当的好,日后可就不好说了。强大起来的中国,又岂是小小日本能比拟的?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十年的时间,未来的日子是世界上变数最大的时期,也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沈从云想着不由的憧憬起来了。

一战前伦敦期货市场各种物质价格的飙涨,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啊。沈从云想到这个,不由的恶毒的笑了笑,这些年努力借钱发展经济,到时候连本带利的赚回来,还要赖掉利息。

工业部和总参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外国人多。1900年的经济危机爆发时,沈从云下令趁火打劫,从欧美搜刮来不少技术人才。当然这些人都是单纯的搞技术的,在工业部里头不是拿主意的,基本上沈从云对付他们的办法,都是给高薪,然后丢尽实验室里随便他们去折腾。比如霍兰那个部门,前前后后沈从云就丢进去三十多名技术人才,主要是以机械制造为主。这几年发展下来,中国自行研制的内燃机,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唯一的遗憾就是目前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大批量生产还无法实现,不过潜艇用的柴油机,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了。汽车上的内燃机,采用的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生产,专利费给的心疼啊。

……

绥化外围阵地上,征来百姓正在忙碌着挖战壕,一马平川的平原上,长长的壕沟将整个城区围了个里外三层。

“对,就这么缠着,当心点。”一个带着眼睛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在阵地上来回吆喝着。

“华甫,这玩意叫什么来着?”王士珍看着木桩上绑着的带刺的铁丝,有点不理解的问。

“铁丝网!军区特意调来的新鲜玩意,说是总统大人亲自关照的。”冯国璋的解释让王士珍眯着眼睛看着阵地上拉起的一行行铁丝网,口中嘀咕道:“这玩意有什么用?”

“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不过军区那边过来的参谋说了,这叫堑壕战。老毛子敢来,有苦头吃了。”

王士珍有点不相信的摇了摇头,口中嘟囔了两句谁也听不明白的俚语,慢慢的走到一道铁丝网跟前,仔细的打量了一番。

“别小看了这玩意,子弹想打断很难,炮火再密集也难以摧毁,就这玩意能有效地拦阻老毛子的集团冲锋,到时候老毛子卡在这一人多高的铁丝网跟前,正好是机枪的靶子。”

正在阵地上忙碌的年轻人笑着过来了,冲两位一个敬礼道:“北方军区后勤总队,中尉参谋杨志,见过两位大人。”

“青面兽?呵呵”冯国璋笑着问,身材瘦小的杨志脸上露出微笑,点头道:“是同样的名字。可惜,当初没能分到夜战部队,在后勤厮混无聊透了。”

王士珍一眼就对这个年轻开朗的后生有了好感,笑道:“怎么?想下部队啊,这还不容易?前方阻击打的艰苦,部队正好需要大批军官来补充,你在军校里是学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