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公平正义(第2/3页)

萧家鼎其实也知道长孙嫣然的判断是对的,因为这种情况,后来的《永徽疏议》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跟长孙嫣然所说的一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他应该支持长孙嫣然。但是,从现代道德伦理观来看,虽然李三明知杀害自己祖父的仇人没有按照规定迁移到流放所去定居,的确违背了伦理道德,但这也仅仅只限于违背道德的层面,还不应该上升到法律制裁的地步,仅仅因为没有告发就被判刑,这是萧家鼎的法律观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他权衡之后,还是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道德伦理和法律观来处理这个案子。

于是,他没有支持按照唐律本来是正确的长孙嫣然的观点,而是微笑着道:“我也觉得武姑娘说得有道理,既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还是不应该治罪为好。”

武月娘非常得意,瞧着萧家鼎:“你这小执衣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长孙嫣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萧执衣,这个规定是可以类比的啊。明知杀死自己祖父但是被赦免死罪的人,没有按规定迁移,却没有告发,这个危害并不亚于明知人杀害自己的祖父而没有告发……”

长孙嫣然滔滔不绝地解释着,萧家鼎微笑着听,没有插话,一直到她说完了,萧家鼎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武姑娘说是对的。”

长孙嫣然气得将手里的《永徽律》重重地摔在了桌子上。

武月娘走到她身边,笑嘻嘻道:“嫣然,前面差不多都是你对了,这一次就让我也对一次呗!别这样小气嘛!”

“这不是小气的问题!这是办案,办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讲人情的。”

“可是这一次证明是你错了啊!萧执衣都说了,他可是蜀王都认可的精通刑律的高人啊。”

“哼!”长孙嫣然狠狠瞪了萧家鼎一眼,“我累了,回去歇息去了!你们慢慢研究好了!”说着,气冲冲出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武月娘撇撇嘴:“她可真够小气的,算了,我也累了,回去躺一会。”说罢,武月娘也出门往外走。

萧家鼎道:“那好,大家都休息半个时辰,完了咱们继续。”

“好,到时候叫我。”

那承办书吏看着萧家鼎,不知道该怎么办。萧家鼎道:“这种行为目前还没有规定为犯罪,所以,还是不按犯罪处理的好。”

“是!那我下去改过判词,再报送过来。”

书吏走了之后,萧家鼎把房门关上,打开窗户,他们的后窗是一堵高墙,没有人看见。他翻窗出来,来到长孙嫣然的窗后,轻轻敲了敲,片刻,窗户开了,长孙嫣然噘着嘴站在那里,板着脸瞧着他。

萧家鼎笑了笑,压低了声音道:“不打算让我进来?那我走了啊……”说罢,转身装着要走。

“站住!”长孙嫣然嘟哝了一句,让开了身子。

萧家鼎翻身进了窗户,把窗户关上,伸手要去抱她,长孙嫣然娇躯一扭,躲了开去。背对着他。

萧家鼎从后面抱住了她,吻了吻她晶莹剔透的耳垂。又在她脖子上吹气。长孙嫣然呼地转身,粉拳重重地打在他结实的胸膛上。

“哎哟!想谋杀亲夫啊?”萧家鼎装着很疼的样子叫道。

“该打!我就不相信你真是那么想的!你说,你为什么要向着她?宁愿放纵罪犯,也要讨她的欢心,这是为什么?”长孙嫣然一边说着,一边用粉拳砸他。

萧家鼎抓住了她的手腕,紧紧把她抱在怀里,柔声道:“小乖乖吃醋了?行了,我不是为了讨好她。要讨好,也只讨好我亲亲小宝贝嫣然一个人。”

长孙嫣然这才扑哧一声笑了,打了他一下:“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对的?”

“是!”

“那你不支持我反而支持她,不是讨好她又是什么?”

“我只是觉得,这种案子既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又何必那么较真?这李三的爷爷被杀死,已经受到了精神上的创伤,要是再因为这个案子上的事情追究他的责任,对他进行处罚,不是太严厉了吗?这李三就是生性懦弱,那王老五又是一个恶霸,他不举报只怕也是害怕王老五报复他,而不是真心不想给祖父报仇。所以,这个案子咱们能放过就放过好了。杨王妃说的好,法律是死的,人是活得,要根据礼为原则,灵活运用法律,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方向,就可以了。如果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处罚失去公平正义,那么就是我们灵活运用法律的时候。”

长孙嫣然琢磨了一会,原本紧绷着的脸终于慢慢舒展开了,伸手抱住了他的脖子,道:“我明白了。你是对的。”说罢,献上了香吻。

傍晚。

吃过晚饭,因为是县城,没有什么可以玩的,长孙嫣然和萧家鼎晚上是要偷偷私会的,所以吃过饭便各自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