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关宁(七)(第2/3页)

寺内和尚虽见这两人是寻常打扮,身后却是跟随了诸多护卫,便知道这两人身份不同凡俗。因奔来几个知客僧人,小心翼翼跟随于两人身后,随时讲解奉承。张柳二人初时还觉碍眼,待见那僧人到也知趣,不和他们说话,便跟在身后不语。待略一询问,便将这寺内各处古迹名胜详细解说,一桩桩一件娓娓道来,却也令他二人大长见识。这僧人侍候各处来的达官贵人多了,张伟又无甚架子,侍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一个个马屁拍的山响,当真是令他们心花怒放。

两人在寺内随喜一番,张伟见柳如是欢喜,却也高兴。两人最后到得大雄宝殿,随兴拈香默祝。张伟见她神色虔诚,在佛前跪坐良久,方才起身。

因向她笑道:“我知你在求什么,可是求佛祖再赐给咱们一个孩儿,而且要是个男孩?”

柳如是脸色一红,嗔道:“偏你话多,仔细教人听了笑话。”

张伟无所谓一笑,答道:“这些和尚见的还少么,哪一个年青妇人,到这里不求神拜佛,要么求子,要么也求官人飞黄腾达,要么就是阖家平安。左右不过是这些,难道还能求出花来不成。”

见那几个和尚到也知趣,亦步亦趋随到此处,却也并不上来啰嗦。张伟便召手叫来一个,向他笑道:“各位大师辛苦半日,生受在下了。一会命人给香油钱,给贵寺修缮山门之用。”

也不理会他们的如潮奉承之辞,携了柳如是便待出寺。站在殿外高处,却突见寺东偏院处纷纷扰扰,数百人喧闹不休。他与柳如是一直在正殿四周游逛,此时方见,不免诧异。因向那几个僧人问道:“那边是怎么回事,这佛门清静地,如何这般闹腾?”

那为首僧人听他动问,却先不答,只向四周略看几眼,见左右无人,方才答道:“那些人,都是咱们大明的藩王!”

张伟眼角一跳,答道:“竟是如此!那他们在此地,又是为何?”

那僧人微微一笑,答道:“这是汉王殿下的恩典了。这些藩王都是有罪之人,汉王只是抄没了他们的浮财,没收了土地王宫,命他们于咱们鸡鸣寺内暂居,来日再行安排。”

他双的合什,念了一声佛号,又道:“鼎革之际,不杀前朝的宗室,只是如此处置,这已是大恩德一件啦!”

“听说那汉王也是建文后人,太祖苗裔。以次起兵靖难,到也不算鼎革。”

那和尚往张伟脸上略扫几眼,见他神色如常,不似说笑,原本不欲答话,却是喉咙一阵发痒,忍不住又道:“这位施主,这不过是前人撒土,迷后人的眼罢了。听说汉王从海外归来不假,可是建文帝一事究属无稽之谈,汉王不过是伪托罢了。嘿,咱们可不管谁家坐了龙庭,只要汉王能保得江南太平,都一样!”

张伟听他说完,心中一阵愉悦,却又故意挑刺道:“这话更是不对。且不说汉王假充建文后人不对,现下他既然已冒认明朝宗室,那么如此苛待宗亲,有违圣人之教。”

他挥手向那边喧闹处一指,又道:“大和尚你看,这些宗室的亲王郡王,以前是何等的尊荣富贵,现下落魄成这模样,看来真令人感伤。汉王何其忍心也!”

和尚此刻却是不再随他所说,冷笑道:“这位施主,您或许身居富贵人家,不知道这些藩王们的手段!贫僧出家之前,到也是寻常百姓。居于襄阳城内,到是经常能在城里见识众亲王郡王们的手段。国朝两百多年,被王爷们苦害了多少百姓,抢掠了多少良家女子,兼并了多少肥土膏土,多少百姓被害的家破人亡。那个时候,可有谁为他们感伤呢?”

这和尚虽是言辞无理,张伟到也不以为忤。因微微一笑,命侍卫放下百两银子做香油钱,带着柳如是往那寺东偏院一观。

到了那处,却也并不近前,只离了一箭之地旁观。但见一个个原王府中人喧闹搬运,将张伟开恩留给的一些财物搬入院内。因人数太多,每个亲王尚能得几间屋子,与一家大小同住。那些等闲的郡王也有一家得一间房的,也有几家同住的。一个个怨声不绝,却只是不敢开口辱骂张伟。

柳如是看的心中不忍,她妇人女子,看到这些细皮嫩肉的亲王郡王们亲手搬运那些箱柜等沉重物件,寺中和尚在一旁看着,只是冷言冷语,竟无一人上前帮忙。有一年老郡王失手打破一件瓷瓶,显然是贵重之物,当下瘫坐在地,失声痛哭。那些和尚不但不上前相劝,却是一个个嘻嘻哈哈,笑声不绝。因向张伟劝道:“他们虽是有罪之人,到底曾是国家亲藩,如此对待,传了出去甚是不妥。不如召一些人来,帮帮他们。”

张伟却已命人悄然传了那负责监管的小官儿来,正欲问话,听到柳如是开口相劝,张伟便道:“你到底是心软,你可知道,这些王爷哪一个不是两手染血,残害百姓!统江南的百姓,你问一问,对这些王爷们可愿生食其肉以泄心中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