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命苦的皇帝(第4/6页)

别说咸丰平庸,纵使有雍正之才,估计也难以应付这种局面。

货币紧缺,咸丰想到发行纸币,这事就是由肃顺来办的,这种做法当然不能根治财政问题,但也只能先治好眼前病再说。

咸丰和大臣们想到了很多增加收入的办法,比如鼓励大家捐监,在国内外借债,增加税收,削减官员薪水,减少支出等。这些做法全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有些做法会直接导致财政陷入恶性循环。

就拿捐监来说,在咸丰朝已经大大贬值了。捐监的本质是清廷出售“国子监监生”这个职务,百姓花钱买。人都不是傻子,大清的股票在不断下跌,没有人愿意按原来那个价格购买了。所以咸丰不断地打折,低价卖出。

当时没有国债的说法,但咸丰向国内百姓借债本质上就是发行国债,全国都有一些富人,要向富人借钱,都给他们发一些凭证,这些凭证就是国债的前身。清廷强制性地给一些富人发票印,承诺按期归还。政府伸手要钱,没人敢不借,不借就会受到迫害。除此之外,清廷还向国外的商人借债,然后给他们一些利益。

加重税收后,老百姓的负担更重了,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所以我们很能理解太平天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真正解决财政危机的还是厘金制度。厘金说白了就是对商人强制征税,官兵们守住陆路关卡和水陆要冲,对来往的货物按价值征税,用我们通俗的话说这就是买路钱,在当时又称为行厘。还有一种是对开店的商人征税,这种称为坐厘。

抽厘来钱确实非常快,但无疑也是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商业税重了,商品的价格会更高。但当时也没有办法,因为朝廷拿不出军饷,只好让各省自行解决,所以中央政府允许各省抽厘,抽到的钱不用上交,怎么花由地方自己决断。各省抽的厘金没有统一标准,有的抽百分之二十,有的抽百分之五,根据各自的需要吧!

必须说明的是,抽厘是杀鸡取卵的政策,但如果没有这些厘金,清廷真的很有可能完蛋。太平军北伐之后,咸丰曾经有亡国的预感,对杜受田的儿子杜翰说了这样的话:“天启当亡国而弗亡,崇祯不当亡而亡。现在贼已渡河,明末的悲剧只怕会重演,如果不幸真的发生,朕就是大清的崇祯了。”

不靠外国人

国内一片燎原之时,不少督抚想请求英国人和法国人帮忙,打算借外国的刀杀中国的“贼”。两江总督何桂清和江苏巡抚王有龄主动跟外国人联系,希望他们能高抬贵手,把洋枪洋炮对准中国起义的农民。

英法联军都是唯利是图的强盗,有生意做,他们当然不会拒绝。现在关键是咸丰的态度,咸丰多少有些骨气,他觉得这种想法荒谬无比,列强是中国的敌人,我们就是再难再穷也不能向他们低头乞怜。

上海有很多有钱人,他们纷纷抱怨你咸丰不来救我们,又不允许外国人帮我们,看来我们只能自救了。他们凑钱请了一批洋人雇佣军为他们打仗,造成既成事实后,他们希望咸丰能够批准,从而将雇佣外国军队合法化。

咸丰非常生气,批复说:“如果向外国借兵,只会让他们更加轻视我们,后患无穷。”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十八日,也就是《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的两天,法国公使葛罗向恭亲王奕䜣主动提出愿意为大清剿匪。奕䜣大为欢喜,他是极力主张借洋人的枪灭掉长毛的。咸丰此时也有所动摇,下诏各省督抚讨论。

主张借刀杀人的主要是江南的一些官员,这可能跟江南遭受的破坏最大有关。反对派以漕运总督袁甲三为代表,袁甲三是河南人,袁世凯的叔公,他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士大夫,荣辱观很强。第三种是模棱两可的中立派,以曾国藩为代表,曾国藩可能是怕洋人抢走了自己的功劳,如果自己被太平军干趴下了,那时候他肯定是赞同借刀杀人的。

最后,咸丰接受了袁甲三的意见,公开表扬袁甲三深谋远虑,说就算洋鬼子剿灭了长毛,以后也会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就像他们在印度干的那样。

总之,综合各种考虑,咸丰拒绝了外国人的“援助”。

咸丰这么做让列强很没面子,列强既然是列强,难免就霸道些,热脸贴冷屁股让他们有些恼火。感情受伤是次要的,利益没得到才是无法忍受的。

误事宠臣叶名琛

一个太平天国足以把国家搞得天翻地覆,这时候如果洋人能够厚道一点,情况或许不会糟糕到这个地步。咸丰万万没有料到列强会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很无辜:我什么时候招惹你们了?

这事如果真要怪的话,就怪咸丰的宠臣叶名琛。

论年龄,叶名琛可以当咸丰的老爸,大他二十二岁。叶名琛一生非常顺利,二十六岁考中进士,之后做官一路飙升。叶名琛这人既有实干才能,又会文章之术,还懂理学。这样一个人,升官想慢一点只怕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