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紧锁的大门(第3/5页)

嘉庆终于把目光从鸦片贩子转移到福建和广东两省的官员身上,他明确表示,对于在鸦片问题上渎职和腐化的官员严惩不贷。嘉庆严厉的态度无疑对官员们起到了一种震慑作用。

嘉庆十八年(1813年),在禁烟政策上,政府又迈出了一个大步子。嘉庆宣布对鸦片吸食者进行惩治,法令先从“公务员”着手。官员和侍卫,如果有吸食鸦片的,立刻革职,杖打一百,枷号两个月;一般军人和老百姓吸食鸦片,杖打一百,枷号一个月。

这等于是从终端禁烟,嘉庆的禁烟政策贯穿了鸦片流通的整个流程,可以说是非常彻底的。政策是好的,结果是好是坏完全靠执行了。

这个禁令颁布后,禁烟工作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各地源源不断地汇报禁烟政绩,收到这些政绩嘉庆既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禁烟令终于收到良好效果,担心的是问题比自己想象的还严重。

广东是鸦片走私的一个重灾区,为了让禁烟令行之有效,嘉庆拿广东的两个渎职高官开刀,他们分别是广州将军本智和海关监督祥绍。

世人眼中仁弱的嘉庆皇帝以狠、猛的作风终于扼住鸦片泛滥的势头,这是嘉庆干得相当漂亮的一件大事。

嘉庆的禁烟行动是成功的,可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政绩在他儿子道光手中全部化为乌有,这是后话。

与英吉利使者的外交风波

跟乾隆一样,嘉庆对于英国的了解是非常肤浅的,所以在与英国的交往中,他依然摆出一副天朝上国的姿态。殊不知,英国此时已经是欧洲的海上霸主。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使者阿美士德奉英王之命访华。跟阿美士德一起访华的代表团中,有很多中国通,这些人要么长期跟中国打交道,要么在中国待过很长时间。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对英国了解相当少。

副使斯当东年少时就跟随马戛尔尼访华,受到乾隆的接见。此后,他一直待在东印度公司,频繁地跟中国进行外贸方面的交流。斯当东访华的时候只有十一岁,而他的父亲就是马戛尔尼的副使。当时他的父亲之所以带着他,就是希望锻炼一下这孩子,斯当东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旅途中便学会了一些中文。后来,代表团在回广东的途中给乾隆写了一封感谢信,这信就是由斯当东代笔的。斯当东在短短时间内就可以用中文写信,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才少年。

乾隆接见英国使者时,发现这个小孩会说中文,当即龙心大悦,解下自己的荷包送给他。斯当东非常重视这个荣誉,一直将乾隆的荷包佩戴在身上。虽然他后来对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但是内心深处对乾隆还是非常敬仰的。

长大后,斯当东当上了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漫长的实践让他成为一个中国通,是英国人眼中的中国问题专家。

嘉庆也很早就注意到斯当东,曾经对大臣说:“英吉利人斯当东,以前就随使者入京朝贡,此人当时虽然年少,却相当狡黠,回去的途中将沿途的地理,绘制成图册。此后,留居澳门长达二十年,对汉语相当精通。”

英国派出的使团阵容相当豪华,有六百多人,乘坐的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如此郑重地来华,我们不禁要问,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也是当时嘉庆和朝臣的心头疑问。不过,嘉庆仍然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他们来无非就是为了通商呗!

事实上,我们知道清政府并没有禁止海外商人,只不过限制非常严而已。无疑,英国使者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扩大尺度,改变中国对他们的待遇。加上嘉庆禁烟之后,东印度公司人心惶惶,一笔巨大的财源断绝了,不能不引起英国高层的关注。

东印度公司的管理层给英王写信,要求政府出面干涉,与清廷交涉,取得自由通商的权利。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英方极为不满,他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跟中国磋商一些外交方面的问题。

这是什么事情呢?这事情本来跟中国没关系,只不过发生在中国的海域。一艘英国军舰追捕一艘美国商船,这艘美国商船为了逃避追捕,故意闯进中国海域。英国军舰也冲了进来,商船进来是小事(至少有经商的借口),军舰进来可就是大事了。当时,中国的水师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动用舰艇将英舰驱逐出去。随后,清廷又在澳门传讯英国一个官员,当面谴责英国军舰侵犯中国主权,并且命令英国所有的军舰都要停泊在外洋,否则全部击沉,而且还要停止与英国的贸易。

也许对英国政府来说,击沉一艘军舰不是大事,但要终止贸易不亚于要了他们的命。英国官员极力辩解说,这都是美国商船挑拨离间,他们不义在先,所以我们才要追捕的,这事真的跟我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