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毕一 六(第3/3页)

1、荆珂左手把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淬毒匕首,直揕秦王政前胸。(这个“揕”字非常关键,它决定了荆珂是想劫持秦王,还是直接刺杀之。查各种字典可得,它是“刺”的意思。)

2、秦王政“耶呵”一声惊起,右袖猛往后撤

3、荆珂手劲不够,居然被秦王挣脱袖子,袖口自裂

4、同时荆珂右手匕首刺空,秦王政惊厥而起。(荆珂左手手劲不行,右手速度不行。这是荆珂第一次丧失良机而失误。)

5、事起突然,群臣惊愕,目瞪口呆,殿下武士无诏不可登殿。

6、秦王政按剑而拔,剑长,拔之不能出鞘。

7、秦王政放弃拔剑,环柱而走。

8、荆珂环柱而追之,但是追不上。(这是荆珂第二次丧失良机。这也说明荆珂腿脚也不够快,如果跑的快,只要扑抱在秦始皇身上,用毒匕首划破他的哪怕一点皮肉,老秦就完蛋了。可惜荆柯居然追不上。荆柯好像一个语文老师,打架不是他的特长。)——另外注意,这两个人都是光着脚只穿袜子跑的,当时殿上不准穿鞋。

9、有一圈,由于秦王政跑得太快了,反倒差点追上了荆珂,差点和绕着柱子追他的荆珂撞了个满怀!哈哈。秦王赶紧说对不起,然后调头再跑。

10、俩人在乱追过程中,秦王政回身,“以手共搏之”——就是说,徒手和荆珂格斗。荆珂拿着毒匕首,但是还是划不破秦王政!——完了,我看也不用打了,抹脖子自谢天下吧!

11、秦王政接受殿下群臣提示:“王负剑!王负剑!”——遂把剑身竖立,平行移动到屁股后面,右手成功拔剑而出。

12、这时候该荆珂逃跑了。秦王政举着宝剑,与荆珂对决。这时候荆珂也不算太吃亏,虽说宝剑一寸长,一寸强,但匕首也一寸短,一寸险呐。可是荆珂的匕首根本不敌宝剑。秦王政一剑击断荆珂左大腿——老秦力气很大啊。荆老师站立不稳。

13、荆珂一看没戏了,飞出匕首抛射秦王。

14、匕首不中秦王,中柱。(荆珂的准性也很差,第三次失误。总之,荆珂左手力度不够,右手准性很差,两腿速度不够,右手直刺出击速度也慢。荆老师啊,荆老师啊,让我们怎么说呢。)

另外,荆珂的匕首击中柱子,也说明秦王政是在柱子附近,说明秦王政非常善于利用掩护物进行逃避和进攻。即便他拿着长剑进击荆珂的时候,一直也没有离开以柱子作掩体。

15、秦王政复从柱子侧出来,连击荆珂。荆珂被八创。

16、荆珂没戏了,箕踞以骂——又使出了骂太子丹的本事。这次更加厉害,是翘着前腿骂的。当时的下裳类似裙子,人要朝前箕踞(伸腿而坐)的话,则下体无遮拦,是严重耍流氓的姿势,给老秦看看我的下体。荆珂边骂边自我解嘲道:“事所以不成,是因为我想抓活的,挟持你,逼着你退还侵地!可惜最后被你跑掉了!”

这种解嘲也不成立:你绕着柱子追了好几圈,连人家的膀子都抓不着,还挟持什么啊。而且当时图穷匕见,荆珂第一个动作就是当胸直刺,这匕首又是煨了剧毒的,见血则死,这也不是劫持的打法啊。

从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珂)的刺杀环境来看,荆珂的环境是最优越的。专诸、聂政都是在防暴警察的阻拦下,仍然刺杀成功。当初专诸刺王僚的时候,他被左右武士两把长铍夹持着前胸,往上端菜,但是他仍然抽出菜中的短剑,一击而中目标。聂政进攻时,则堂上堂下防暴警察甚众,他从大门口一路搏杀到内堂,不但刺了目标,还饶上一个大的(韩哀侯)。豫让则在目标前呼后拥的出行的路上行刺,其难度也很大。

总之,荆珂的难度最小,就他和秦王政俩人对挑,他又拿了致命武器┅┅算了,“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不多说了,荆珂遂被秦王左右上前杀死,事后肢解。秦舞阳是当场毙命于殿下,还是事后审判处死,未知。

荆珂刺秦王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惜乎荆珂剑术不精。但他视死如归,提一枚匕首击打秦庭铜柱的声音,永远呼啸响应于历史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