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六

赵括的妈妈由于及早与赵括划清界限,当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赵孝成王免她受随坐之型。赵妈妈哭完,激动地直在胸前画十字:这个败家的孩子,总算死了省心了,以后全家可以踏实过日子了。说完,泣极而喜。

可怜的赵括有两个致命错误:先是冒险盲动,轻狂出击,丢了东垒;受此挫折后又变得恐惧胆怯,方寸大乱,不敢主动决战或突围而一再迁延,坐等待死,直到被饿了四十多天后才被迫向敌人业已打造完工的铁笼里突围,显示了缺乏经验的指挥官的毛病:心情大起大落,不是高亢速胜,就是悲观丧气,总之心理素质很差。

长平之战虽然结束了,但是长平的故事却没有结束。清点完毕战俘的数目,王龁等人请问白起如何处理这些嗷嗷待哺的战俘,我们秦国前年饥馑,如今也没有什么粮食了。白起默然良久:“赵卒性喜反覆,恐怕他们将来吃饱了肚子,又要作乱,那就难以收拾了。不如趁现在无力反抗,全部杀光为妙。我看附近有几处深沟大壑(这是黄土高原的地貌,都外窄内宽,形如布袋),真是天赐的好地方。”

于是赵卒被诳进山谷,据说是邀请去那里吃饭,伙食是三鲜牛羊肉煎饼。大家无不手舞足蹈,进了沟内,却见顶上万弩齐发,滚木擂石雨点般而下。可怜赵卒因为饿了许久,浑身无力,连山坡都爬不上去,只有眼睁睁任人宰割。眨眼间,沟内尸积似丘,哀声如雷。事毕之后,白起又命战士拿着武器下山检察,有还在动弹的,再予补砍,不得走漏了一个。

当时,长平的尸体无人掩埋,一直到唐朝,李隆基经过这里时还是看见白骨森森,头颅成山。人们今天,仍然可以挖出尸骨坑,并且从长平的一些地名:杀谷、省冤谷、血昏河、白起台、骷髅山,隐约听见两千两百多年前的凄惨哭声。

赵军中尚有二百四十名未成年士兵,白起和所有典型的秦国人一样,非常喜欢小孩,所以特意把他们放生,其中就有冯亭的几个儿子。在这些孩子的面前,丹河淌成殷红的颜色,天空中弥漫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气味。

潇水曰:长平之战,赵卒死亡四十五万,人们往往难以置信,提出置疑的理由往往有三个:第一个,赵国不会有四十五万人马。第二个,四十五万人马的给养运输,当时作不到。第三个,四十五万人杀起来,很难杀。

我来逐条驳斥一下。

据苏秦说,临淄有七万户,每户可出三男子,“不待发于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而临淄、邯郸历来并称。等量齐观,邯郸至少也能出七万人,这是保守数字。另外,赵国还有上党郡、太原郡、雁门郡、云中郡、代郡、安平郡五个郡,其中上党郡有二十四县(注意,上党地区是被赵韩两国分割的,韩的上党郡有十七个县),太原郡有三十七县,代郡有三十六个县,这是史书有明确记载的。按这种规模保守测算,以每郡二十个县计,则赵国六郡合计120个县。每县出兵三千人,则120县合计三十六万人。加上邯郸等大都会的至少七万人,所以,赵国凑出四十五万人马,不成问题。

四十五万人的粮草运输,到底需要多大民力呢?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解放军投入了60万兵力,为他们提供后勤支持的有整整543万农民。平均9个农民供应一个战士!但淮海战役战场范围广,机动半径大,要运的东西也贼沉。而长平之战属于阵地战,机动范围小,从邯郸到长平直线距离150公里,也不算远。古代的武器没有飞机大炮,比较好运,所以运输负担要明显轻于淮海战役。秦昭王后来曾以六十万之众远伐楚国,秦昭王能支持这样的远途运输,邯郸到长平的短途,赵国人也能支撑。

尽管如此,赵国后来曾“急请粟于齐、魏、楚”,说明赵国本土已经没有粮食吃了。如果不是前线布置了四十万之众,当不至于把本土的粮食都吃光。

最后说说赵卒四十五万的死法。赵卒全军四十五万,廉颇先丧兵五万,接着在赵括指挥下,特别是最后几经强行突围,历经惨烈血战,战死沙场许多,并且使“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白起语)。秦卒死亡过半,赵军至少也阵亡过半。最后投降被坑杀的,当不足40万之众了,而只为二十万。而且被坑杀者应该也不全是战士,还有数目不小的非战斗服役人员,比如喂马的、做饭的、修车辆器械的。

坑杀这二十万人,秦军不至于愚蠢到不是一个一个地挖坑,一个一个地活埋——那得消耗多少人工小时数啊,一戟上去戳死多经济啊。从长平野外考古来看,白骨坑多是自然沟壑,里边集体堆埋,当属被集体扑杀而死。有的胳膊大腿有明显断裂的痕迹,的胸腔内遗有箭头,还有的仅见躯干而无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