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雄鳄八

楚怀王与屈原死后,楚国继续倒大霉。这个南方庞然大国是怎么了?相当初,在春秋时代,不论是南北争霸(晋、楚)还是东西争霸(吴、楚),楚国都是贯穿国际事务中常盛不衰的主角。楚文化、楚科技是整个中国成就最高者,特别是在春秋中后期时代。比如春秋中期楚共王时代,楚人发明了代表当时世界铸造工艺新方向的失蜡法。失蜡法是拿动物油、黄蜡制成礼器模子,涂

上耐火材料,使其硬化,外边加泥巴,再烘烤化蜡,使蜡油流出,然后向泥巴的空壳里浇注铜液。纹样繁复的青铜器部件就出来了,别致的创意令人咋舌——用蜡做成什么样,最后就得到什么样。

另外,楚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发达、最先进的演奏乐器。这是因为楚人巫风炽烈,喜欢歌舞。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有编钟65件,编磬32件,逮鼓1件,悬鼓1件,鼙鼓1件,手鼓1件,小瑟1件,琴1件,筑1件,排箫2件,竽5件,共计124件,可供一个庞大的乐队使用。楚的音乐如此发达,汉朝的乐器与歌曲都是楚文化的延续。并且其中“曾侯乙编钟”更是超级国宝,分上中下三层,气势壮观。专家说,这是世界上最早具备十二个半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堪称古世界乐器之执牛耳者,从低音到最高音,总音域跨5个八度之多。编钟中的大定音钟也是楚国人的首创,欧洲人直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

楚人的乐器好,漆器更好。漆树主要分布在南方,涂漆工艺又需要在阴润的环境下进行,所以楚国的漆器在全国最多最好:以木胎或竹胎做好器具形状,外边涂天然植物漆,再于表面绘上想象力丰富的神人怪画。黑漆漆的碗筷,上边施以彩绘、描金、贴金、镶嵌、透雕、浮雕这些工艺,是不是让人很有食欲?酒杯也是如此。楚国漆器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具宵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机会你去湖北的曾侯乙墓看出土物吧。除了碗筷箱奁,戈戟的柄、盾牌也都涂漆绘画,人和马匹的皮革甲胄也是涂上黑漆,上作红画。

楚国人还在春秋末期发明了弩机,弩比箭更厉害,弩发射的更快更猛,它与箭的不同就像复印机和油印机的不同。楚人还在制剑业上狠下功夫,当时一般的剑短只有半米,因为青铜脆,铸长了会断。北方的剑就很短。而楚人与吴越的世界级的铸剑大师“欧冶子”、“干将”合作,制作的青铜剑质地优良,可以长达一米,屈原所谓“带长铗之陆离兮”。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楚国绝对不能以蛮夷视之。不过,到了战国时代,楚国开始衰败,首先是吴起变法没有坚持下去,而到了我们楚怀王时代,楚人丧地南北,兵死于外。

在楚怀王死后,楚国暂时淡出,国际格局发生潜自变化,东西齐秦之间的关系敏感起来。秦昭王觉得,如今秦、齐是东西两极强国,齐秦之间没必要互相消耗,应该齐秦结好,互相少了来自远方的压力之后,都便于在自己身边兼并列弱。秦昭王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还送了一个哥哥泾阳君入齐为人质。齐国是什么态度呢?

这时候的齐国,听孟子的话行仁政结果被田婴、孟尝君父子架空的猪头齐宣王已经死掉了(两年前死的),儿子齐湣王即位,喜欢笛子独奏的他赶跑了老爹留下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齐湣王比老爹英明一些,他厌恶孟尝君的专权,从孟尝君前几年连续兴兵打老楚却一无所得,知道兴兵袭远的无聊,所以觉得与远方齐国结好,便于自己在周边吞并宋国,所以欢迎秦国的提议。

于是齐秦两国交好国。交好的标志就是秦昭王邀请孟尝君入秦为相邦。齐泯王赞同,他巴不得身边这个权臣早点离开自己——这家伙任性地带着队伍出去乱打,打老楚而尺寸之地没带回来。(后来,齐泯王还是把孟尝君驱逐出境了,因为后者试图绑架他。不过孟很善于折腾,势力大,几度想杀回来,他撺掇别国势力来打齐国,想迫使齐王给他相国这个位置。最后,他是干脆自己闹独立了。大约由于孟尝君在专权这方面不得人心,所以王安石及后代一些学者,就也讨厌孟尝君,顺带“爱屋及乌”地讨厌孟的门人,说他们鸡鸣狗盗。)

孟尝君本意不愿意去秦国为相,他的门客也觉得去秦国促进秦齐结好,这任务太艰巨、太危险,但是齐泯王发话了,要他去。他只好接受秦昭王的聘书,说出国玩玩也好,就很快备好车马,开赴秦国当官去了。作为堂堂齐国相国,怎么能去秦国当相呢?这事现在看来匪夷所思,但战国时代司空见惯。比如张仪就从秦国跑到魏国为相,促使魏国内政外交中坚持结好秦人的路线,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回到秦国。孟尝君也是同样的目的。这种两国之间交换高级官员,是联盟结好的表现,确保邦交和睦,就像恋人之间互相拿着筷子,往对方嘴里喂饭(我在上清华的时候很流行这个,不知现在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