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二(第2/2页)
晋三军并肩突破,支持赵穿先头部队。秦军飞蝗乱射,钳制晋军攻势。两国军队火并起来,但双方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为“请菩萨”退货的事),打起架来也就不够秋风扫落叶。到了傍晚,各自敲钲(青铜的盘),收拢队伍回去。
当晚,秦国人过来吹牛:“我们秦国是一点伤亡都没有,你们晋人不行了吧!咱们说好,明天再打,让你们好好尝尝我们秦国人的厉害。”
骈臾对赵盾说:“钧座,根据我的观察,秦国使者目光闪烁,眼睛乱转,净拿大话吓唬人,显然是在欺骗我们。我估计,秦军是想逃跑,所以发出明天佯攻讯号,以保主力今夜平安撤退。我们将计就计,在黄河岸边设下埋伏,堵其后路,正好把他们逼死在黄河边上。”
还真被骈臾说中了,秦军给养不足,真是想逃跑!旁边的赵穿和胥甲听了,非常嫉妒骈臾的高明主意,俩人故意使坏,跑到辕门口,当着秦国使者的面乱喊:“你们不行了就快跑吧,我们晋军不会岸边设伏的。打埋伏,赢了也不算好汉!”
秦国人一听,吗呀,不设伏就好,不然我们就跑不掉了。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连夜拔营强渡黄河而去。
因为大嘴巴胥甲和赵穿泄露了军机,晋人也不好设伏了,秦军遂顺利逃遁。胥甲因此被革职。赵穿呢,因为有堂兄赵盾这层关系,就不了了之了。赵穿上次还擅自引军出战,打乱疲敌计划,也没深究(赵盾这种宽于律己的马虎态度,最终将酿成大祸,把赵盾害苦了。)
此次河曲之战,还走红了另一个年轻人——韩厥,韩厥是未来赵、魏、韩三大家族的韩家掌门人。韩厥原本是赵盾门下一个拎包的,从小被赵家收养,因为伶俐,赵盾举荐他到政府里做“司马”。既然是赵盾推荐,小孩儿晋灵公当然批准。当时朝廷重臣推荐用的人,国君都会同意,但要是推荐的不好的话,出了问题,推荐者要负连带责任。
韩厥当了司马,顾名思义,管理车马。众所周知,打仗不是群殴,而是正规车战,队列所以极其重要,严谨的车阵是士兵依托的基础,使勇敢者和怯懦者都不能独自前进或后退。交战的时候要求秩序井然,行军也一样。鉴于此,晋军特设“司马”一职,专门纠察行军、作战的车队秩序,这也是“司马”一姓的来历。
当初,司马韩厥监护着晋三军往河曲前线开拔的时候,他发令:“谁也不许给我乱伍。”偏巧,元帅赵盾的车夫却先乱起来了。这个车夫想拿点什么东西,一激动,就跑乱了,闯得车队秩序波动。韩厥二话不说,上去就把这个痛哭流涕的家伙杀了,人头巡众。大家看完人头都说:“完了,韩厥完了,早上刚被赵盾升了官,晚上就敢把赵盾车夫杀了。估计下一个人头就是他的了。”
不料,赵盾传见韩厥,走下席子(当时不同等级的人,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坐同一块席子),对韩厥深鞠一躬,感慨地说:“我听说,侍奉君主的人以义相结,而不是结党营私。举荐人才而不包庇,这就叫做义。请你努力吧,将来执晋国之政的,除了你还有谁呢?”赵盾说完,韩厥大受感动。然后,赵盾遍告诸大夫:“诸位可以祝贺我了!我向国君晋灵公推荐的韩厥非常合格,国君也会满意他的。算我老赵没有结党营私啊。”赵盾之心性梗直、纯真常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