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之恨二(第2/3页)

按《左传》的说法,晋献公跟身边大夫密谋之后,决定干掉他所讨厌的太子申生,从而给骊姬的儿子奚齐升任太子创造空间。杀人需要借口,骊姬刚好填充了这个角色——这事情非她不能扮演——骊姬和晋献公共同导演并共同出演了下面这场闹剧:

骊姬首先对镇守边防的太子申生传出旨意说:“你爸爸昨夜做梦,梦见你死去的妈妈了。你赶紧祭奠祭奠你妈妈吧。”这当然是个陷阱,但太子无从跳出,他只得领命,在边镇祭祀,供上腊肉给老妈的在天之灵吃。

按照周朝规定,祭祀用的腊肉,完后需要送给老爹,让老爹也常常。腊肉从边镇送到绛城来了,骊姬遂放进了“耗子药”,端上来给晋献公吃。晋献公有疑(奇就奇怪在这疑上了,他媳妇端上的东西,有什么疑的,是不是成心啊)。献公把肉分给太监和狗吃,二者当场中毒死亡。“好哇,太子投毒,太子要造反啦!要杀我老头子啦!”老头子喊属于他的台词。

骊姬赶紧哭诉,念:“都是我们娘俩不好,老爷您宠幸我和我的孩子,引得太子不满,想要您老人家的命。还是让我们娘俩自刎以谢太子吧,呜呜——”

既然有了撒毒的证据,晋献公立刻传令到太子驻地,逼太子自杀。太子申生的幕僚赶紧跑来商议,劝他找老爹辩白。申生说:“我爹倘没有骊姨娘,寝食都不塌实,我又不讨我爹喜欢,如果我爹再恨了我骊姨娘,他身边就没有人了,落得太孤苦了。所以我不想找谁分辨。”

“那您就逃跑吧,天地之大,诸侯谁不知道您的令名,到哪都能找到好工作。”

“如果我逃走了,就是向天下之人彰示我爹的短处,我不愿意让咱们晋国被人笑话。”

于是,公元前656年,太子申生自缢于新城,愁闷地离开了这个无法容身的人间。谁让他生在君王家呢?他又能怎么办呢?如果语文老师讲课讲到这里,一定又要批判申生了——他有阶级局限性啊,没胆量跟命运抗争啊。其实,申生之死,是为了维护大局,避免刚刚勃兴的晋国事业被内乱所扼杀。试想,他如果引兵与中央搏斗,势必家残国破,亲痛仇快。我们崇敬申生,丝毫不以为他是懦夫。申生的死,为晋国争取了美好的明天。太子申生的死比泰山还重。

太子一死,接下来就是晋献公的另两个孩子——重耳和夷吾了。骊姬又诬告重耳和夷吾都参与了祭肉撒毒案,献公非常乐意地相信了这一无证据指控,派人杀重耳和夷吾。这两公子岁数大,不像申生那么单纯,一听这消息,都不傻,闻风就跑。晋献公派出大内高手“寺人披”去蒲城追杀重耳。寺人披是宦官——当时已经有宦者了,而且是去势了的(但未必百分百都阉割去势,也有一些fake宦官)。这个“寺人披”确是去势了的,自称“刀锯之余人”,就是曾经挥刀自攻过,昼夜研习葵花宝典,遂成大内武林高手,一双鹰爪练得比海公公还猛厉。寺人披接到旨意,喋喋几声怪笑,施展绝世轻功,连蹿再纵,奔蒲城抓过去了。重耳的死党——狐偃,事先得知情报,赶紧跑来叫重耳速速避招。

重耳得报,哆嗦了半天,深呼吸两下,说:“我爹爹命人来杀我,当儿子的不能抵抗。”

狐偃心说:“您倒是想抵抗啊,可就凭您的花花公子掌,也得行啊。”

重耳说:“我命令,谁敢跟来人交手——死罪。现在我宣布,逃跑!”

话音未落,外面呜呜狂风大作,寺人披把一串尖利刺骨的鬼啸从一公里外直送进重耳的耳朵眼里。妈呀来啦,快上墙!就见寺人披黑爪已直抓重耳天顶,重耳仰面扑通栽倒,旁边四个侍卫飞身来救,合八掌齐接寺人披一招。重耳还喊呢:“不许接招——!”

没等闭嘴,噼里啪啦八只人爪子都掉到重耳脖子上了。刚要大叫,又两个侍卫架起重耳往后拖。狐偃这时候已爬到墙头,使劲拍墙示意。众人死命把重耳往墙头上托。重耳就听见圈子外边,咯吱咯吱无数人脖子被“寺人披”拧断的声音,吓得迈不动腿。

在众人双手的说服教育下,重耳面条一样的软腿终于上了墙,但袖子已然被寺人披的鹰爪抓住。重耳身子一歪。电光火石之间,狐偃挥剑砍去,重耳袖子齐刷刷斩断。

寺人披抓住一截袖子飘然下坠,一见却是空的,刚要拧身再上,却发现有一百个人一起扑上来,拖住寺人披的左脚脖子,另外一百个人,拖住他的右脚脖子。很多后面的人够不着他,就抱住前面人的脚。寺人披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抱脚,感觉很爽。爽了一会儿才明白自己应该往上蹦,一蹦,却像掀起一张沉重的渔网,蹦不三尺就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