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敌后(第3/7页)

八月初九,义军进攻浦城,被张存仁的援军击溃,李长蛟阵亡。朱常湖、王祁决定调整进攻方向,往沿海地区推进,以图联络“浙系”和“闽系”。十月十三日,义军围攻福宁州(今福建霞浦)。

清军分巡福宁道潘映娄负隅顽抗,义军将福宁州围困了四个月,福宁城内“士民饿殍过半”。次年二月初五,弹尽粮绝的清军被迫出城讲和,企图拖延时间以待增援。结果,时间倒是拖延了,但是援军迟迟不到。没办法,张存仁也是“光杆司令”一个。

四月初五,义军攻陷福宁州。

除了朱常湖的义军以外,兴化府也在七月爆发了王继忠、王时华等人组织的绅民起义,并于八月将兴化重重围困。十一月,清福宁道彭遇恺、巡按御史周世科赶来救援,义军被迫撤入山区。由于福州遭到朱以海的“浙系”军队“骚扰”,周世科率军回援,义军再次出山围攻兴化,一直相持到次年春天。

永历二年(1648年)初,被郑芝龙胁持降清的隆武大学士朱继祚获得清廷批准,从北京返回原籍福建莆田。朱继祚一回来就“原形毕露”,坚定支持义军的抗清斗争,并秘密策反了彭遇恺作为内应。义军会同“浙系”杨耿的军队发起总攻,里应外合攻取兴化,守将张应元溃败,逃往仙游。

至此,福州已完全处于“浙系”、“地方系”朱常湖义军和朱继祚义军的包围之中,几乎成为一座孤城。

吴胜兆的反水

几股错综复杂的势力将福建搅成了浆糊,陷落已久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不消停,同样上演着“激情燃烧的岁月”。

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十六日,投降清军后担任苏州、松江提督的前明降将吴胜兆宣布“易帜”,掀起了长江下游南岸抗清的新高潮。

一个地方军事主官反水,总得有原因吧?

民族大义?——狗屁!要是有大义,当初直接成仁拉倒,投哪门子的降?

嫌官小?——清廷挺够意思了!吴胜兆以前在明军中不过是担任指挥之职,属于下层军官,能够升迁苏松提督(相当于苏州、松江军分区司令员)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因为他的“辽人”身份,又跟随多铎大军南下屡立战功(由于弘光军队一触即溃,功也比较容易立),想做提督?做梦去吧!再说了,吴胜兆在弘光政权垮台后就担任此职,如果真嫌官小,早撂挑子不干了,何必苦苦等待两年?

到底是什么逼反了吴胜兆呢?——答案:自找的!

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吴胜兆奉命开赴吴江围剿太湖义师。吴江是他的辖区,吴胜兆自然义不容辞。不过,正因为在自己的地盘上动武,吴胜兆更加恣意妄为、肆无忌惮,他一边剿贼,一边抢劫。最后义师要么被剿灭,要么被吴胜兆收编,江苏、浙江边境被搅得鸡犬不宁、民怨沸腾。吴提督把人赚来了,把钱赚来了,把邻近的浙江给赚进去了。

时任浙闽的张存仁看不下去了:吴胜兆你个王八蛋,你是去剿贼,还是去做贼?张存仁奏疏一上,吴胜兆被罚俸六个月。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处罚已经相当轻了,对于吴胜兆而言无关痛痒。他在吴江抢了一大堆财物,六个月的俸禄连零头都赶不上,全当“上个税”了。尽管如此,挨了罚的吴胜兆还是咽不下这口气,毕竟钱财事小,面子事大。

倒了一次霉,吴胜兆心里还没消停,闹心的事又来了:驻节苏州的江宁巡抚土国宝向南京的洪承畴上疏,密告吴胜兆意欲谋反。

躺着也中枪,吴胜兆抑郁了!

别忙着委屈,江宁巡抚土国宝是有充分证据的!

土国宝和吴胜兆,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一起待在苏州,有点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土国宝不服气的是,吴胜兆仗着有兵权,全然不把他这个巡抚放在眼里,分赃也没他的份。这还了得?尽管还在战争时期,但清廷学习明朝“以文制武”的制度还是相当到位的。土国宝觉得自己没有享受到制度的“红利”,原因只有一个——吴胜兆飞扬跋扈、藐视上司,他这种态度只有一种解释:想造反。

土国宝言之凿凿,但洪承畴不是傻子,这种同地为官、文武不和、相互掐架的事情,都是前明官员玩剩下的把戏。吴胜兆谋反?给他八个胆,他也不敢!

话虽这么说,洪承畴也不能坐视俩人的矛盾日益激化。事情闹大了,万一捅到北京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为了息事宁人,洪承畴做起了“和事老”,既不采信土国宝的告发,又同时命吴胜兆移镇松江。

接到调令,吴胜兆火冒三丈:这不是拉偏架吗?凭什么滚蛋的是我不是他?

其实,洪承畴并没有“拉偏架”的意思,在不调整两人职务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选择。土国宝是文臣,虽然松江也归他管,但驻节苏州是朝廷圈定的,洪承畴没权力乱动。作为武将的吴胜兆就不一样了,哪里需要哪里搬,移镇辖区内的松江也还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