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残梦(第6/8页)

九月十九日,博洛率大军进抵福州,隆武政权留驻福州的大臣们,有的投降(工部尚书郑瑄等),也有的自杀殉国(礼部尚书曹学佺等)。对于这些手无寸铁的文臣,博洛不用耗费多少气力。需要博洛费点心思的,是还在泉州耐心等待着大军前来的郑芝龙。

有没有搞错?郑芝龙不是投降了吗?

不错,郑芝龙是同意投降,但不是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而是签好协议“有条件投降”!

没条件,谁投降啊?

如今,郑芝龙已经表现了足够的诚意,接下来就轮到博洛兑现承诺了。但博洛不想兑现,确切地说,他兑现不了。

为了招降郑芝龙,博洛抛出的条件有两条:第一,爵位、官职至少晋升一级。第二,继续掌管福建,是否向中央缴税、缴多少,可以今后再议。

隆武时期,郑芝龙的爵位是平虏侯,统领福建兵马、水师。要想晋升一级,只有封王了,这有点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有吴三桂、孔有德等归降明将封王的先例,如果博洛趁着多尔衮高兴的时候汇报一下,兴许也就照准了。

真正麻烦的是第二条,博洛要是真兑现,恐怕立马就会被多尔衮踢回东北老家守墓。

同意郑芝龙继续做福建的“地头蛇”,这不是败家吗?清军荡涤江南,是想“一统天下”,决不允许汉人搞什么独立王国。吴三桂、孔有德是投降的“老资格”了,照样跟在鞍前马后打江山,郑芝龙凭什么就能坐地起价升大官、生意照做钱照贪?咱们在北京吃糠咽菜,郑芝龙在福建吃香喝辣,收税还得跟他打商量?到底谁是爷?

这份奏疏,博洛万万不敢上。承诺没法兑现,手握重兵的郑芝龙肯定立即反水,还得继续打,那就更麻烦了!

既不能兑现承诺,又要顺利招降郑芝龙,博洛确实需要费一番苦心。

郑芝龙以海盗出没为由,率军离开延平,于八月抵达泉州,便开始等待清军派人前来兑现承诺。博洛进入福州,郑芝龙还是按兵不动,他在等博洛先开口。

郑芝龙以为博洛会主动上门来兑现承诺,所以不慌不忙地在泉州耗着。事实证明,郑芝龙想多了。博洛利用这个空当,开始软硬兼施,跟郑芝龙打心理战。

博洛先派固山额真富拉克塔率军威逼郑芝龙的老家安平,随后派郑芝龙的至交、泉州乡绅郭必昌前往招降。

郑芝龙见到郭必昌,先为自己滞留泉州辩解,说担心因拥戴过隆武皇帝而获罪。(我非不欲忠清,恐以立王为罪耳。)紧接着,安平传来警报,郑芝龙又愤然质问郭必昌:“既招我,何相逼也!”

博洛闻讯后,狠狠训斥了“擅自行动”的富拉克塔,责令其距离安平三十里驻军,不得向前一步。同时,博洛又派人携书信面见郑芝龙,主要讲了三点:

第一,身为人臣的郑芝龙拥戴唐王,是功而非罪;

第二,委任郑芝龙为闽、粤总督,协助清军剿灭两广残敌;

第三,邀请郑芝龙前往福州,商讨地方人事安排。

接到书信,郑芝龙喜出望外,当即准备带着少数心腹前往福州。“煞风景”的是,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而且还是郑芝龙的儿子。

这个人,就是郑成功。

不同的选择

郑成功(1624~1662年),本名郑森,字明俨,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十四日出生于倭国,生母是郑芝龙在倭国所娶的田川氏。郑芝龙受招安后,郑森母子被接回老家安平。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郑森入南京国子监深造,师从江南名儒钱谦益。

隆武时期,朱聿键对年轻有为的郑森赏识有加。当时,朱聿键没有女儿,对不能招郑森为驸马深表遗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朱聿键封郑森为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朱”,为其改名“成功”,仪同驸马。尽管朱聿键这样做,包含有笼络郑氏集团的动机(他也给郑鸿逵的儿子郑肇基赐国姓),但年少志高的郑成功确实让朱聿键眼前一亮。

当初隆武皇帝一句“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郑成功始终没齿难忘。他坚决反对向清军投降,但父亲执意而为,作为儿子的郑成功也没有办法阻止。此时,被博洛灌了“迷魂汤”的郑芝龙要去福州自投罗网,郑成功决定不再沉默,力阻父亲成行。

围绕着郑氏家族的未来,父子之间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争吵。郑芝龙坚持认为,虽然咱们人多,但弘光四镇总兵人更多,不是也被打得满地找牙?跟强大的清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与其做无谓的牺牲,不如识时务,反正福建还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夫以天堑之隔,四镇雄兵且不能拒敌,何况偏安一隅。倘画虎不成,岂不类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