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抗争(第2/7页)

几天后,常州太守宗灏派来了四名士兵,方亨不敢怠慢,“供奉甚度”,敏感的江阴人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闰六月初一,惶恐不安的江阴百姓借在文庙上香之机,向方知县探口风。口无遮拦的方知县直言相告,说这四个人就是上面派来督促施行“剃发令”的。

得此消息,众人惊诧不已,而令群情激奋的事情也接踵而至。同日,常州府发来诏书,其中竟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酷令。当时,负责抄诏令、写告示的小吏将笔墨一扔,吵嚷着跑了出去,将十个字的消息公之于众。

此讯一出,江阴城立马就炸开了锅。生员许用在明伦堂组织集会,喊出了“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口号,得到包括乡兵、百姓在内数万人的积极响应,自发组成抗清义军,正式宣布江阴起义。

在典史陈明遇的支持下,义军将库存的兵器悉数取出,开始在整个县城搞“武装大游行”。方亨躲在县衙不敢出来,只能写书信向常州府报告,请求派兵驰援。

次日,方亨的书信被义军截获,众人怒不可遏,冲入县衙把方亨给绑了,接着又将四名清兵(其实是投降的汉兵假扮)捕杀。义军推举陈明遇为首领,准备长期固守江阴。

事情越闹越大,陈明遇深感力不从心,便邀请寓居江阴的前明守备陈瑞之站出来指挥,但贪生怕死的陈瑞之不敢答应,拔腿开溜,一天后就被义军从城外抓回来斩杀。陈瑞之的儿子比较识时务,愿意投奔义军。虽然没有指挥才能,但他会制造火器。凭借一技之长,这小子好歹留下一条小命,心甘情愿地为义军效劳。

陈瑞之不敢担纲,义军又推举徽商邵康公为“指挥官”,徽商程璧也来到江阴,将家私悉数捐出,作为军饷。

江阴起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常州,太守宗灏显然没有引起重视,只派王良率三百人前往镇压。王良本来是江阴一带的土匪,后来投降清军。他手下这三百人,一多半都是地痞,也就只会欺负老百姓,打起仗来连“儿童团”都不如。

闰六月初五,王良带着三百人在湖桥被义军包围,全军覆没。接下来几天,江阴义军又击退了清军的小股镇压部队,被关进大狱的方亨也被义军拖出来剁掉祭旗。

尽管创造了良好的开局,但清军绝不会善罢甘休,出兵镇压是迟早的事。陈明遇很清楚,他和邵康公的能力都难以应对大兵压境的局面。

万般无奈之下,陈明遇想到了一个人——江阴前任典史、现寓居城外砂山的阎应元。

铭记江阴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

换句通俗的说法,打仗的最高境界,就是还没开打就赢了。

虽然孙子是个神人,但我根据小时候经常观摩群殴的经验判定,这句话有很大的问题!——孙神人的这句话,是说给带着一帮兄弟打架的老大们听的,但观众未必买账!

咋咋呼呼半天,最后“不战而屈”了,这不是把观众当猴耍吗?

后来我就一直琢磨,在观众眼里,打仗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呢?看了阎应元指挥的“江阴保卫战”之后,我明白了:

——初战而哭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一开战就把敌人打败,不难。但要想打哭,确实需要费一番功夫,毕竟不是娘子军对决。(即便是群殴,被打哭的也不多。)

一开战就把敌人打哭,很难。但哭得能让史官正儿八经地记上一笔,这简直就是神话。

阎应元,就是一个创造神话的人。

闰六月十五日,阎应元来到江阴,对城防做了妥善安排,小城的阵势为之一变。具体部署是这样:

第一,四个方向的城门分兵把守,城门用大木塞断,由义军昼夜轮流值守。

第二,对义军进行重新编组,十人为一小队,配发一只火铳,百人为一大队,配发一架红衣大炮。

这仅仅是防守部署上的准备,职业打仗的人都会干这个,距离最高境界还很远。

神话的创造,重点在武器装备上。

阎应元组织义军夜以继日地赶制火器,包括木铳、火球、火砖、弓弩,可谓五花八门。其中,被关进大狱的陈瑞之之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这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制作的火器相当厉害。以木铳为例,里面填满火药,还有棱角尖锐的铁块,点燃引信扔下城去,一炸开就能死伤一大片。还有乡民黄云江,善制弓弩,特别是火镞,杀伤力也很惊人。

除了这些颇具杀伤力的“常规武器”外,还有很多就地取材的“新式武器”,包括瓦片、砖石、铁挝(用棉绳系着,像扔链球一样甩出去,攻击距离极远)、狼牙棒(装有钉子的旗杆)、烧得滚烫的粪水(还天才地添加油脂,浮在表层起保温作用),林林总总,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