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3页)

令狐潮怕了,跟张巡对峙,果然一点好处都捞不到。商议过后,这个雍丘也别围了,就算抓了张巡,也是自己死的人多。众人听说不打雍丘,欢欣鼓舞,举手赞成,于是,贼军立刻收拾东西,逃入了陈留,再也不敢出现在雍丘城外了。但贼军是不可能消停的,不打雍丘,他们却用步骑兵七千人,屯在了白沙涡。既然屯兵此处,就一定是想着攻城略地,有所作为,好弥补张巡带给他们的创伤。大半夜的,张巡打听到这帮精锐的下落,连夜偷袭,七千大军全部被端,随后,张巡立即撤退,半路上又碰见了紧急援救的四百贼兵,这四百人的下场还算好,只是全被活捉了。

张巡审视着这群跟随贼军打仗的人,说起来,大部分都是胡人,还有一些是胁从兵。他宣布,凡妫、檀及胡兵,全部斩杀,荥阳、陈留的胁从兵,皆散令归业。号令一下,眼前出现了让人感动的一幕,两地被胁从的兵都不想回家,愿意跟着张巡打仗。张巡收了他们,妥善运用。事情传播出去,几日内,民众见有了希望,争相摆脱贼军控制来投奔张巡。几日下来,足足有一万多户人口追随张巡讨贼。

【还我山河】

平原,颜真卿治下的九门,又引起了史思明和蔡希德的注意。他俩领了一万人,在南面大张旗鼓地攻起了九门。只是十日未下,连史思明都觉得很丢人。不过,坚持就是胜利,眼见九门没了粮食,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史思明的信心还是很坚定的。

不久后,九门果然降了。

史思明很高兴,登城阅兵,被埋伏在城上的伏兵杀了个措手不及。事实证明,九门是伪降!事实还证明,史思明虽然一直很苦逼,但还是很机灵的。见情况不妙,他慌不择路地想往城下跑,但是路途已经封堵。于是,他只好选择跳楼的办法。从城墙上到城外的那堆尸体,史思明表演了一个自由落体运动,掉地上的时候,鹿角穿透了他的左胸。好在史思明的命是很大的,左胸的骨折,并没把他的心脏和肺扎破,他咬牙切齿,仰面呜呜哭了起来,边哭边跑,连夜逃回了博陵。

这就是九门事件的具体内容,颜真卿将内容写好,装成蜡丸(防潮防腐,且是民间常用物品),送到了灵武。李亨皇帝大张旗鼓地表彰了颜真卿,官位给了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实权给了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并下了敕书,也用蜡丸包好送到平原。随后,颜真卿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李亨公布到河北诸郡,又遣人颁于河南、江、淮等地。

到这时候,国人才知道,新皇帝李亨在灵武即位了。这鼓舞了天下人复国的雄心,终于有人带领大家征讨恶贼、回归家园了。

当大唐子民愤怒地高呼“还我山河”的时候,史思明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我认为他一定是愤怒的,他的肋骨被插,而且九门一仗,除了丢人,还是丢人,所以他决心要为自己报仇。带着极度愤怒的情绪,他再度领着大军杀向九门。他不会再相信九门守将的话,整顿大军,一连攻了几日,终于拿下小小的九门县。史思明大仇得报,杀了数千人泄私愤,又领兵东围藁城(石家庄东),拔下。

史思明的运气是属于极好极坏型的,差的时候非常差,好的时候非常好。现在,他的好运来了。

九月,史思明围赵郡(即赵州,石家庄赵县),丙辰,拔之;又围常山,十日后城陷,屠杀数千人。

胜利的消息似乎能够振奋贼军,贼将李庭望也在这段时间,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琢磨来琢磨去,于是,率蕃、汉两万余人东袭宁陵、襄邑,又在距离雍丘城三十里的地方置了营。看来,李庭望真的是活腻歪了。他刚在雍丘不远处屯营,屁股还没坐热,张巡便领着三千兵马突袭而来,砍死一万人后迅速撤离。李庭望只瞧见一伙人来了,然后又走了,中途砍死了他的一班人马,他死活弄不明白张巡是怎么做到的。

他整顿整顿军队,也不打雍丘了,狼狈逃窜而去。

长安,安禄山无所不为,民间哀苦。

自马嵬北行后,长安盛传太子李亨在北面收兵、夺回长安的事情(确有其事)。百姓每天没事可做,就盼望着李亨早点攻回来。已经沦落成这样,我们什么都不怕了,只要太子的军队到了,就算要死,我们也会在内响应,身死复国。坊间悲愤不已,不时有人趁乱高呼:“太子大军来攻城了!”

每当这个时候,街市子民不管那人喊的是真是假,都会山呼海啸,奔走呼号,声彻天地。负责巡查的贼兵也经常被这场面吓得脸色铁青。有时候,有人瞧见北方有烟尘(可能只是沙尘暴),又瞧见长安里头的人如此振奋,喊得地动山摇,他们吓得都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