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2/3页)

李隆基的确很想去蜀地,怕众人不愿意,嘴里又不敢说。韦谔倡议,“兵少不可轻易东去,不如去扶风,以后去哪里再慢慢说。”

韦谔,实在聪明,李隆基乐意这么干,将士们也乐意这么干。

队伍要走了,却有父老拦住车马,说了一番关中是王朝的根一类的话。父老死活不让李隆基走,李隆基只能作出让步。但走还是要走的,他让太子李亨宣慰父老。父老又缠住了李亨,“至尊既然不肯留下,某等愿意率子弟跟随殿下,往东破贼,夺我长安!若殿下去了蜀地,我中原百姓谁为之主?”李亨这回走不了了,因为就在一刻钟后,野外密密麻麻地聚集起了几千的百姓,拦住了去路。李亨对众人说:“至尊冒着险阻,我怎忍心离开他?而且,我还没有去面辞,我得先回去告诉至尊,听他发话!”

人情如何能抵挡贼军?

靠感情能当精锐吗?

李亨哭了,策马要往西走。

建宁王李倓与李辅国执鞚上谏,“贼人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殿下随至尊入蜀,如贼兵烧绝栈道,那中原之地就拱手给了他们了!人情既离,不可复合,即使以后想要重新回到家乡,能做到吗?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子仪、李光弼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至孝之为?殿下何必恋着区区温情,为儿女之私?”

广平王也来劝,乡亲父老拥着太子的马,李亨没办法走了。

李隆基在西头等了很久,见李亨不来,让人去问。回来奏报,说百姓拦住了太子的去路。李隆基长叹:“天命啊!”于是,分后军两千人及飞龙厩马给李亨,告谕,“太子仁孝,可以继承大业,你们要好好辅佐他!”他对李亨说:“你要努力了,不要记挂我。西北的将士,我对他们都很好,你要好好用他们。”

李亨向南哭号不已,李隆基传令李亨即位,李亨没有答应。

李隆基行进到岐山(陕西宝鸡),有传言说安禄山已经破了长安,前锋已经快到这里。士卒慌慌张张又逃跑了一些,李隆基赶紧从岐山跑到扶风,士卒心神不宁,流言不止。刚好扶风有来自成都的贡奉,春彩十几万匹,李隆基把所有丝绸都摆在了庭上,召集将士临轩告慰,“想要回家的,就都回去吧。朕独与子、孙、中官前行入蜀,自己也能照应自己。今日与卿等诀别,共分此彩,以备资粮。你们回家后,见到父母和长安父老,为朕致意,各自好好生活!”言罢,泪下沾襟。

士卒都哭了,“臣等死生从陛下,不敢有贰。”

沉默了良久,李隆基说:“是去,是留,卿等自己决定就是了。”

马嵬方面,李亨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了。

广平王李俶(李亨的儿子)问众人:“天渐渐晚了,这里根本不能驻扎,大家想想往哪里去?”一伙人没一个应的。建宁王李倓(也是李亨儿子)认为不能去河西和陇右,因为那里的军士,家眷全都在贼人手里。而朔方并没有这层担忧,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亨以前当过朔方的节度使。

李亨的人马出现了函数曲线的变化:从奉天北上,到了新平,昼夜行了三百多里,士卒、器械损失过半,等到了新平,跟着的不过几百人;新平太守薛羽逃走,抓住被斩;至安定,太守也逃了,李亨又斩;至乌氏(甘肃平凉南),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献衣物、糗粮;又至彭原,募兵数百人;又至平凉,得了监牧马数万匹,又募士,得五百余人。

与此同时,安胖子也用行动告诉我们,李亨的担心纯属多余,李隆基的担心也纯属多余。安禄山让崔干佑慢点走,让他的大军留在潼关,留了足足十日,这才让孙孝哲领着大队人马进了长安。之所以让人家留在潼关不进去,乃是由于安禄山怕自己不到,崔干佑擅自抢东西。不过要注意,他不在乎百姓被抢有没有损坏他的名誉,他根本没名誉,他只在乎别人抢了,他自己就没办法抢了。

长安遭了大难,孙孝哲,安禄山宠臣,奢侈淫荡,还和严庄争权夺利。作为安胖子的狗腿子,此人在长安杀人无数,遵照安禄山旨意,他抓捕长安百官、宦官、宫女,抓到了就往洛阳送。王侯将相的扈从车驾和留在长安的家属,安禄山一个也不放过。襁褓中的婴儿,也让孙孝哲一刀砍死。

府库的钱财被抢光,民间的妇女也被蹂躏,贼军非常得意。当然,最让安胖子得意的是,唐朝宰相陈希烈和张说的两个儿子张均、张垍等人,一起向他投降了。安胖子没什么文臣,便让他们当了自己的宰相。安禄山是个很稳重的靠山,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贼军西胁汧、陇(陕西),南侵江、汉(湖北),北割河东之半,淫威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