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3/3页)

这样做并无大碍,有障碍的事情是,杨国忠募集了一万人屯兵灞上,令杜干运率领镇守,名为御贼,实备哥舒翰。

哥舒翰这才明白,杨国忠已经开始给自己下套了,于是,他表请灞上军隶属潼关军。哥舒翰发动了进一步的攻势,召杜干运前来,找了个借口就给斩了。杨国忠也没必要跟哥舒翰客气了,他派人上告,说崔干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羸弱无备。而潼关一直以来就没什么危险,所以建议哥舒翰不要在潼关守着了,可以去陕郡打崔干佑的那些弱兵。

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先后上表反对,并认为这是安禄山下的套。

大家都错了,冤枉了安禄山。

李隆基问事时,杨国忠用很不屑的口气对李隆基说:“谁知道到底是安禄山更危险,还是哥舒翰更危险……”李隆基也突然觉悟了,是的,哥舒翰就那么让人相信吗?他信以为然,督促潼关方面立刻开拔。哥舒翰抚膺恸哭,第二日引兵出关。事实证明,就连崔干佑的“弱兵”,也不会把乌合之众放在眼里,哥舒翰遭了贼军精心设计好的埋伏。

崔干佑的精锐从南山绕到唐军屁股后头,官军措手不及,仓皇逃窜,互相踩踏,跳河淹死者无数。前军大败,后军跟着崩溃。原本应该在潼关老老实实镇守的二十万大军,竟然被杨国忠嘴里所谓的“羸弱”兵马整死了百分之九十。

杨国忠应该去哭了吧?

杨国忠才不会哭,他现在非常满意,因为哥舒翰也可以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