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3页)

睢阳,河南商丘,看起来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城池,但实际上,他是南通江淮、北联幽州的军事重地,也是河运粮草、沟通南北的重要地段,其意义非同一般。以李随为河南节度使,以前高要尉许远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为的就是死死守住这个地方,一旦睢阳落入敌手,江淮富甲天下的物资和千万人口,就都会惨遭贼军的侵吞和蹂躏。

睢阳,记住这个地方!

何千年和高邈的运气实在是好,他们陪同李钦凑的脑袋,被颜泉明(颜杲卿之子)、贾深、翟万德等人带到了长安。还待在常山的张通幽见众人要走,望着他们远去,忽然大哭起来,“通幽的哥哥身陷贼手,让我和泉明一起去吧,去救我的宗族!”张通幽哭得更响亮了。颜杲卿很感动,看着哭成烂泥的张通幽,点头答应了他。

颜杲卿没错,张通幽也没错。

有人说过,不要欺骗别人,因为你所欺骗的,都是那些愿意相信你的人。颜杲卿愿意相信张通幽,而张通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险恶之人。救不救宗族已经无所谓了,张通幽首先来到了太原尹王承业这里,献了一条计策,让王承业扣押颜泉明等人,随后上书,表功请赏。其实,张通幽还是很厚道的,他上书的对象不是安禄山,而是李隆基。

厚道得真是有点儿过头了,两位的上书,主要内容是,所有的贼军头领都是他们二人抓的,而颜杲卿却屡屡阻挠国家大计,为小人开脱,并企图陷害他们二人。颜杲卿,误国误民的小人,请皇帝明断!张通幽大概很明白李隆基的明察善断,李隆基也很争气,信了王承业的话。颜杲卿起兵八天,守备还不充分,史思明、蔡希德领兵到了饶阳城下,他给太原写信求帮助,收到信件的王承业撕毁了求救信,拥兵不救。

颜杲卿激励士卒,昼夜指挥,无奈粮食短缺,六日后,常山沦陷。与此同时,王承业的使者也到了长安,李隆基亲切接见,大喜,拜王承业为羽林大将军,麾下数百人均授予官爵。颜杲卿、袁履谦等人,被贼兵扭送到了洛阳,一副不屈的样子。安禄山见他竟然敢这样,嗔怒道:“你是范阳的户口,是我上奏让你当了判官,没几年你就当上了太守,你怎么背叛我?”

颜杲卿破口大骂,“你本营州的牧童,天子擢你为三道节度使,没几年你就成了这样,天子哪里对不起你,你怎么背叛了?我世世代代都是唐臣,禄位是大唐所赐,你帮忙上奏我自会感激你,可哪轮得着你反?”安禄山大怒。左右被这场面吓得目瞪口呆。颜杲卿哈哈大笑,“臊羯狗,你怎么不杀了我?”安禄山暴躁道:“把他给我绑到天津桥上千刀万剐!”

天津桥,颜杲卿骂不绝口。

一个贼兵一下扳住他的嘴巴,撬开扯出舌头,一刀割断,“还能骂吗?”从颜杲卿的嘴里淌出红艳艳的鲜血,颜杲卿含着鲜血继续咒骂,只是含混不清,一直骂到死。

就在北面山西、河北等地,贼军正在烧杀抢掠,而不远处,袁履谦的手脚也被贼兵砍断了。贼兵幸灾乐祸地欣赏着他们做成的这个“人彘”,何千年的弟弟也在旁边欣赏成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袁履谦睁开眼,模糊看见贼人在那里笑,咬出一口血,狠狠喷到了他的脸上。旁边观看的百姓一个个惊得脸色惨白,贼兵大怒,将袁履谦砍成了肉泥,见者无不垂泣。颜杲卿、袁履谦的作为,震撼了每一个有良心的人。南宋文天祥曾写诗赞叹:天地有正气,高风万古存。

颜氏一门,身在贼军统辖下的三十余人全部被杀。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收了常山,又重新占据了主动地位,河北邺、广平、巨鹿、赵、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等郡又成了贼军的地盘。贼军所到之处,便是一处人间地狱,能活命就要感谢苍天保佑,活不下去也只能认命。

二十年前的长安城里,有一队军人因为犯了军纪准备被处分。

行伍中间,一个个愁眉苦脸,只有一个人,非但没有因为要受罚担忧,反倒显出一脸的意气,和旁边的苦脸谈笑风生。很多人注意到了他的不同,但也只是注意到而已。只有一个当官的,见此人气宇轩昂,英武不凡,心生感叹。好在当时的官场还是比较腐败的,他花钱找人,救了这位不怕死的军人。被救的人和救人的人成了好友,随后各自忙活自己的事业去了。

被救的人,名叫郭子仪,时任小兵一枚;救人的人,名叫李太白,时任翰林学士。(《新唐书》载)

传说李白很会识人,他曾经发神经奉劝张垍(张说的儿子),“你一定不要靠‘山’啊!”靠山嘛,张垍还是知道的,因为安禄山很受李隆基的宠爱,所以虽然朝内大部分人依靠杨国忠,但还有很多人是依靠安禄山的,当时人有“靠山”“靠杨”的说法,你靠,我靠,大家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