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3页)

等李隆基当了皇帝,除了太平,安排新人的时候,整个朝廷的风气也开始大变。新任宰相,秉持了李旦一朝的良好作风。

【皇帝的新装】

新人李隆基,之前干过许多不着调的事,如此,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决心到京城府下的新丰县去阅兵。

一来新丰靠长安近,二来新丰郊区大,地方铺张得开,可以遥遥指挥整个大军。骊山之下,二十万大军气势恢宏地盘踞了五十里地,旌旗蔽日,不着边际。不过,比较土鳖的地方是,这二十万大军面对新皇帝,却跟一群几天没吃过草的牛羊似的,东一坨,西一堆,散漫无序。

李隆基大怒,这哪是阅兵,简直就是放羊!

于是,他当即下令杀了三军统帅、兵部尚书——郭元振。这个指令,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傻眼了。

郭元振是三朝老将,名震宇内,为大唐开拓了一千五百多里江山,吐蕃、突厥都对这个流氓似的将军无可奈何,李隆基却想杀了他。郭元振把大军带成这样,也是个人的毛病,此人生性浪漫,不把小事放在心上,什么军容,什么队列,都是扯淡。他更适合搞防御,耍奸计,杀敌于无形之中,诱敌于千里之外。震慑群臣,您老也不用专挑绝对不能杀的人杀吧?

众人被吓坏了,却见张说一下冲了出来,跪倒在李隆基的马前上谏。说郭元振有大功,不可轻杀。

李隆基怒气未消,而刘幽求也加入了求情的队伍。君臣这场戏演得比较专业,还没等思忖,人家李隆基就变得从善如流了。

李隆基改口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把郭元振流放到新州去,斩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此人带军,军容不整,不懂应有礼节,使我大唐军队放羊一般,杀了他,以儆效尤!”

百官立在那里,不敢多说一句话。

看人惊悚地站在那里,李隆基觉得自己很成功。

作为一名出色的编剧,李隆基计划下一刻就装作苦思冥想状,等人站出来求情,他就做出翻然醒悟的样子,下诏免了唐绍的罪过,也好让人知道皇恩浩荡,他李隆基从善如流。只是可惜,因为隆基兄的表演太专业太逼真,刚才目眦欲裂的表情非常恐怖,所以,百官一个个站在那里不敢吱声。

李隆基觉得坏了,沉默几分钟后,赶紧下诏免了唐绍的死罪。

此时,有人传来一句让李隆基吐血的话,“唐绍已经死了。”

这回,他真怒了,“谁干的?”

回复说是金吾卫将军李邈,为了表现自己雷厉风行的风范,圣旨一下,他就迫不及待地把人家唐绍给弄死了。李隆基狠狠地咽了一口苦水,不行,还得继续表演下去,不过,以后再将这个傻子暴打一顿算了。

所以,他很淡定地继续看他的军队,淡定了很久,才从内心深处稳住了自己的阵脚。从散漫无序的军队中,李隆基瞧见两个方阵,如铁块一般工整。

他指着那两个方阵,“给我派两队精锐前去扰乱他们。”精锐去了,李隆基瞧见,两块方阵遭遇突袭,却一点也不慌乱,精锐想要突入,也总是被拦截下来。有了缺口,方阵就补充过来,不见有什么缺陷。李隆基下令让精锐撤退,召来了那两位总管。

一个是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一个是左军节度薛讷。

解琬,牛人,魏州元城人,武则天时期一直到李隆基时代,荣宠始终。

薛讷,牛人,字慎言,小说说他字丁山,父亲薛仁贵。李隆基接见他,提起他父亲,说:“卿父勇猛罕见,古之未有!”当然,薛讷只学来薛仁贵不到一半的本事,却也能成为天下数得上的良将。

玄宗讲武,几天的阅兵,产生了两个效果:第一,树立了李隆基的威信;第二,害死了唐绍和郭元振。

原本,人家郭元振没死,而且流放新州后不久,就被李隆基起用为饶州司马,李隆基是真不想让他死。可是郭元振实在是不太了解新皇帝的想法,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拿他干什么,心里受不了这个打击。

郭元振要去鄱阳赴任,心里头想不明白,难受死了,一口气上不来,便被这个年轻人活活给气上西天了。可见,一个聪明人,如果不善于揣度圣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是李隆基玩死了郭元振。

宰相也有点小问题。

新上位的燕国公、中书令张说同志,才华横溢、文韬武略,当朋友讲义气,却跟另一位超重量级的人物不和。

这位仁兄,就是姚崇。姚崇处世圆滑,精明强干。两人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喜欢抬杠。两人闹腾起来,竟然动起了真格,目前没迹象显示两人究竟为何不和。

张说还让人在李隆基面前说姚崇的坏话,比方说姚崇思想品德太坏之类的。张说讨厌姚崇,已经到了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地步。姚崇同志还是很淡定的,他身体不错,性格豪爽,原计划好好干下去,却不料和张说亲近的那几个人(比方说御史大夫赵彦昭)老是在皇帝面前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