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3页)

李隆基:“爱卿所言甚是,只是,朕怕惊扰了太上皇啊!”

崔日用疾呼:“天子的孝道竟然如此狭隘,安定天下,那才是大孝,如果让奸佞当道,陛下如何敢说自己孝顺?臣请先平定北军,然后拿下贼党。如此便可不必惊动太上皇了,如何?”

……

“怒吼吧,陛下!”

最后的怒吼!

七月初一,谁都不依附的魏知古的一句话,扰乱了整个京城。

他不顾死活地宣称太平公主想要在这个月的四日作乱,具体步骤就是:令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二人率领羽林兵杀入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于南牙举兵应之。

魏知古的话可信吗?

他跟谁都不亲热,但他的话,比任何人都可信!

宋璟给他的评价就是:“叔向古之遗直,子产古之遗爱,能兼之者,其在魏公。”(贤臣羊舌叔向的正直、公孙侨的博爱,都各占其一,可是能都有的,是我们的魏公。)宋璟不轻易夸奖人,他一张口,便必定没假。所以,听了魏知古不顾死活的疾呼,李隆基不再迟疑,将岐王李范(即李隆范)、薛王李业(即李隆业)、大将军郭元振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全部召集起来,商讨计策。

德不孤,必有邻!

公元713年的农历七月初三,李隆基抢先一步发动政变。大内高手,李隆基贴身保镖王毛仲,领了闲厩马匹及兵三百多人,与同谋者十几人,一起从武德殿进入了虔化门。他们招来常元楷、李慈二人,扑杀之,两位太平的武将,顷刻间人头落地。众人又兵分两路,一路去内客省,擒拿左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舍人李猷;一路跑到朝堂,捉拿萧至忠、岑羲。

两路抓住人后,杀!

窦从一同志成功逃脱了追捕,不过为了死得有面子一点,他躲到深沟中藏了起来,还抽出自己的裤腰带勒自己的脖子,最后自己把自己给憋死了。众人找到他的时候,此人已经断气,众人不解气,于是砍他尸体。

窦从一(窦怀贞)被改姓成了“毒”,说实话,这人真够毒的,用你你就香,不用你他能一刀砍死你。

太上皇李旦,也听到了外头吵嚷的声音,他登上承天门门楼,四下瞭望,却没看见人影。还是郭元振够聪明够速度,赶紧跑上去禀奏,说这是在诛杀窦怀贞等人,也没别的事儿。怕李旦害怕,李隆基办完事就来到了楼上。李旦忽然明白过来,痛痛快快地下诰,罗列窦怀贞等人罪状,并宣布大赦天下(逆人亲党不在大赦之内)。

几日后,李旦再下诰,“从今往后,国家军国大事一并交由皇帝处理,朕现在是无为养志,正好不必操劳了。”(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从那以后,李旦徙居百福殿,不问政事。

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比方说萧至忠)。

下一步,该找太平清算了。

可大家转遍了皇宫,却连太平在哪里都不知道。最新奏报说,太平因为害怕,去了山寺躲了起来。李隆基决定不采取围剿的方式,让太平自己出来。连等了三天,山寺里头的太平知道大势已去,出来受死。她家的幕僚和儿子几十人全部被斩,只有薛崇暕一个儿子没死。不过,这个薛崇暕,因为很懂事,所以日子过得非常惨。他曾经数次给太平上谏,每次都会被太平暴打了一顿,如今已经是遍体鳞伤。

所以,李隆基特地免其死罪,赐姓李,官爵不变。

抄太平家的时候,从她家扒出来的财宝堆积如山,占满了整个庭院,奇珍无数,御府装满了点缀上的黄金玉器。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佩服的是,太平公主的万户,厩牧的羊马、田园的息钱,自从她死后,愣是收了好几年都没收完,为国库作了相当大的贡献。

太平的男宠崔湜,如今也被流放窦州。

李隆基灭太平后,崔湜理应接受盘问。

李隆基温柔地叫崔湜过去一趟。崔湜弟弟告诫他,“哥哥呀,皇上要是问起什么,你如实回答,千万别隐瞒!”崔湜鄙视地看了弟弟一眼,拂袖入堂。到了李隆基面前,崔湜谎话连篇地胡扯起来。用屁股想想都能想得出来,李隆基在询问崔湜以前,早已经问过很多人了,到了崔湜这里,听几句就可以找出破绽。就这样糊弄李隆基,崔湜是在找死。

所以,他还是被流放到了窦州。崔湜这个人,苦难的日子来了——

那日,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公主谋反)被斩,临刑前大呼:“这都是崔湜的主意,我这辈子死在崔湜手上,我恨啊!”

那日,一依附太平公主的宫女被审讯,哭着高呼:“下毒的事不是我们想干的,这都是崔湜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