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打契丹王孝杰战死 见默啜阎知微犯贱(第2/3页)

孙万荣同志是个很周密的人,为了防止半路丢人,他专门派出去了五个人。至于为何到了默啜这里才三个人,那就得怪他给人家配的马不一样了。三匹好马(宝马),两匹劣马(自行车),故而走了一段,二追不上三,三怕受连累,先行奔驰,来到了默啜这里。默啜表示,“契丹和突厥的合作必定是长久的,你们三人很是辛苦,大大的有功。”

三人很光荣地说:“我们已经杀掉王孝杰百万雄兵,唐人胆战心惊,希望可汗与我们合作,共取幽州!”

默啜大喜,让三人下去休息了。

然而,后头两位到来,默啜认为这两人瞧不起自己,骑着破车故意慢吞吞。默啜于是大怒,扬言要灭了这两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二人被拉着拖出去,为了活命,他们大喊:“请听我们把话说完,再杀不迟!”

默啜让他们说说看。于是,两位仁兄便把王孝杰领着百人军队如何跳崖,孙万荣如何与唐军不分上下说了一通。默啜顿悟,命人放了这两个骑破车的,把先来的那三人拉出去砍了,夺过红袍赐给了这两个人。

默啜让他们当向导,领兵抄了契丹的后路,夺下新城,杀死凉州都督许钦明,用许钦明的血祭天,扬言为了契丹报干娘的血仇。他把新城的人口和物资全部收拢起来,大摇大摆地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孙万荣逃跑了,唐兵活捉了孙万荣的亲信何阿小,这个杀人最多的家伙。

前军总管张九节绝不会给契丹任何机会,西有突厥,北有奚人,南有杨玄基,东有张九节,一张天罗地网早就布好。孙万荣丢下军队逃跑的时候,部下在心里头咒骂,这个孙万斩,跟着他能有活路么?

等跑得人困马乏,在一片树林下休息。孙万荣长叹道:“我如今要归顺大唐,罪过已经太大。想要归顺突厥,突厥也会拿我人头献出去。想要去新罗,新罗也是唐朝的!”他深情地望着属下,极具煽动性,极度悲情地问大家:“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话音未落,一把快刀把他的脑袋给削了下来。

河北人被何阿小杀死无数,然而死者还有一个仇人,那就是武懿宗。

契丹败北后,曾被他们俘虏的百姓回到河北,武懿宗不问缘由,统统抓捕斩首。在他眼前被杀的真可谓不计其数,这些人被开膛、剐肝、剥皮、抽筋,更多的被活剥取胆。武懿宗是个冷血的动物,他边让人这么干,边和同僚(他家亲戚)坐在胡床上观看,指点江山,有说有笑。

故而,河北人有句话:唯此两何,杀人最多。

何阿小屠杀百姓,那么,武懿宗跟“何”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在他的官爵上,他是武则天的侄子,虽然不亲,但也成了王,还是河内郡王。回朝后,武攸宜受到了武则天的表彰。武懿宗心里头不痛快,上书一封:“河北百姓从贼谋反着甚多,臣请悉数诛族!”

短短几个字,充分显示了一名优秀干部的思想觉悟,功绩就是这么造出来的。左拾遗王求礼怒火冲天,跑到武则天面前破口大骂道:“百姓如果能活下去,谁会叛国?武懿宗拥兵数十万,救援河北,却望风而逃。贼徒屠城,武懿宗又把罪过强压在百姓身上,这是何等的禽兽所为!武懿宗为臣不忠,丧尽天良,臣请先斩武懿宗以谢河北!”

武则天惊呆地望着王求礼,说不出话来。

司刑卿杜景俭站出来解围,“这些人都是被胁迫的,请陛下原谅他们吧。”

武则天回过神,为武懿宗说了一番,又为河北说了一番,两下无事。而此时,默啜却跳了出来,非要让武则天许他婚姻。当然,默啜还狮子大张口地要了很多地盘和人口,武则天决定把六州几千帐的降户送给他,又给了他四万斛谷种,五万段杂彩,三千件农具,数万斤钢铁。

和亲吧!

默啜同志向武则天提亲的事情讨论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了一些效果。一派以春官尚书阎知微为代表,他认为,应该接受默啜的请求,满足他的愿望,才能保证边境安宁;另一派以通事舍人田归道为代表,他认为,默啜贪得无厌,不能太把和亲当回事儿。武则天决定采取第一套方案,派武延秀去突厥迎娶默啜的女儿。

武延秀的老爹武承嗣有些不大舒服,但这命令得服从。

哭爹吧,武延秀,谁让你和阎知微在一起呢?

阎知微、田归道等人,带着彩礼,一路颠簸,前往突厥。

半路上,他们恰好碰见来洛阳的使者,阎知微大喜,给了突厥使者几身红袍、银带,还大声嚷嚷,说默啜可汗的使者到了东都一定得伺候好。田归道觉得阎知微这人不对劲,偷偷上书,“突厥这些年来都不老实,今日刚刚悔过,该多多宽容才是。今日阎知微擅自送他们袍带,已经是最高礼节,以后默啜再来,朝廷无以复加!小虏使臣,也不值得我们大费周章显示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