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周酷吏构害无辜人 狄仁杰怒骂张光辅(第2/3页)
周兴再接再厉,一口气牵扯进来六七百家,被他陷害致死的男女老少多达五千人。这五千人,对神皇圣母武则天来说,只不过是一勾手的事情。可对监斩官来说,可真不好控制。有司派了许多人去监斩,菜市场变成了人头的海洋。
斩杀五千人,血流成河,所谓“血海深仇”,也不过如此吧!
刽子手操起了大刀,哭声一片中,电视剧上经常出现的,让人喷饭的镜头上演了。但见一人骑马飞奔而来,大呼一声:“刀——下——留——人!”人就得救了。原本绝望的众人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营救他们的这个人,就是武则天越来越信赖的文昌左丞狄仁杰。
狄仁杰最厌恶写密信,但这一回,他给武则天写了一封密奏:“他们所有人都是被冤枉的,臣想要明里头说说这事儿,可这样感觉跟替谋反的人伸张似的。可是知而不言,臣害怕有悖于陛下仁爱体恤的伟大情怀!”
好一个狄仁杰!
智慧、光明、正义的化身,也是会拍马屁的么?
武则天笑了,立刻特赦五千余人,改判流放丰州(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浩浩荡荡的流徙队伍从洛阳往丰州,自东往西,再一路向北地去了,越走越偏远。当队伍路过一个叫宁州的地方时,这些被流人忽然看到,宁州的郊外竟有无数的人头在攒动。那是什么?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眼前的一幕,让被流放的人感觉奇怪,走近了,他们被宁州父老拦住。
父老眼睛湿润,他们激动地问:“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么?”
流人听罢,哭成一片,“是啊,是啊!”
宁州父老也跟着哭了起来,哭声迅速传染到了每一个人,他们和这些罪犯相拥而泣,在郊外哭得稀里哗啦,最后站不住,竟然相互搀扶起来。经过请求,他们一起来到了大家专门为狄仁杰树立的德政碑下,流人跟着宁州的乡亲设斋三天,为狄仁杰祈福,才继续向前走去。这就是百姓,从来不会说谎的百姓。
【张光辅】
豫州出了状况,狄仁杰被武则天派去管理。
豫州刺史狄仁杰碰到了一场难得的尴尬,因为曾来此地打仗的张光辅同志因自觉战功赫赫,屡次跑到州府要打赏,贪得无厌。张光辅对豫州刺史非常不满,因为他派人索要东西,狄仁杰一概不予答理。张光辅怒了,他跑到狄仁杰面前,冲他嘶吼道:“州长这是瞧不起元帅吗?”
狄仁杰哈哈大笑,故意气张光辅道:“乱河南者,只有越王李贞一人而已;现在李贞一死,千千万万个李贞跳出来了!”
张光辅暴跳如雷,他蹦蹦跳跳地指着狄仁杰的鼻子骂道:“你这不是放屁吗?放你娘的狗屁!”
狄仁杰慢条斯理却又语调铿锵地告诉张光辅,“明公(张光辅)统领三十万大军,为的只是诛杀越王李贞一人而已。城中百姓听说官军到来,翻墙逃出去投降,这说明大家是爱你的。可明公您放纵将士搜刮钱财、强抢掠夺,明公杀死乡人,还把乡人当罪犯上报,您还以为自己挺有功是吧?明公去看看,老百姓的血都把野外染透了,你不是一万个李贞又是什么!我恨不得有一尚方斩马剑,砍下明公脑袋,仁杰虽死如归!”
张光辅几乎被这个看似文弱的文官气哭,回朝后,他将狄仁杰如何侮辱朝廷命官上奏给了武则天。几日后,武则天左迁狄仁杰为复州(湖北仙桃附近)刺史。不久后,张光辅死了,而且死得很窝囊。
事情是这样的——
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并没参与起兵,只被流放到了绣州。为了防止武则天秋后算账,徐敬真逃跑了,他想要去突厥。不过该生办事可谓是不雷死人不罢休,他怕路上没钱花,于是跑到洛阳借钱。洛州的司马和洛阳县令跟他关系还不错,资助了他一把,送了快马,给了盘缠。
但后来,他们认为留在中原,联络朝廷官员闹革命是个更好的选择。
于是,他们开始广泛活动,联系所有认识的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封密信。这一举动,可真把朝野中认识他们二人的诸位仁兄害惨了,事发之后,被处死罪的不在少数。
临死之前,洛阳县令张嗣明想通了,他决心拉上几个坏蛋和自己一起死,反正酷吏冷血。
于是,张光辅同志光荣入选。
张嗣明痛痛快快地交代,抖落出的最大一条鱼就是张光辅。他表示他跟张光辅关系非常好,只不过外人看不出来罢了,他还知道张光辅有几种特别的爱好,去豫州剿匪那天,还和别人讨论过图谶和天文,请人看过他家院子的王气,不知道他想干什么。酷吏破口大骂:“笨蛋,他这是想谋反!”
张嗣明做出顿悟的样子,连声说道:“哦,对对对,是谋反,他阴怀两端!”